摘要 : 英特爾對安卓的支持可以說是事無巨細了,包括投錢、投人、投資源。英特爾對安卓現在是一副死心塌地,甩也甩不掉的姿態,就不知道安卓設備廠商們是否買賬了。

如果說幾年前英特爾如果還對投入安卓有所顧忌的話,現在的英特爾現在已經是鐵了心要得到安卓廠商的芳心。
雖然英特爾目前在PC處理器方面的領先地位可謂無人能及,Wintel聯盟堅不可摧,已經成為消費者心中性能的保證。但是在移動處理器市場上英特爾卻還處在追趕者的地位。Strategy Analytics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14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從去年同期的2.529億部增長至2014年第三季度的3.204億部,同比增長27%。安卓(Android)占全球市場份額的84%。Apple iOS、微軟Windows Phone和黑莓尾隨其后。在新興市場尤其是亞洲和非洲及中東地區的強勁需求的驅動下,智能手機出貨量持續增長。在這種市場條件下,英特爾非常明白與Android聯合將會是拓展市場份額的有效途徑。
英特爾CEO科再奇近日預言,幾年內,幾個跟英特爾合作的中國智能手機、平板芯片企業會放棄ARM架構,轉用英特爾架構。他說,高端處理器提供商高通、低價手機芯片企業聯發科都用ARM架構,因此科再奇認為,采用英特爾架構是一個與市場區隔,并做出更好的效能與功能芯片的選擇。科再奇如此說:“如果你是小蝦米,想要戰勝大鯨魚,那在ARM架構的戰場將會萬分艱難。”我們暫且不說英特爾CEO這個論斷對錯與否,先來看看英特爾為了“示愛”安卓都做了哪些事情。
在英特爾不久前舉行的“‘更簡于新,更快于行’的英特爾架構安卓創新策略媒體溝通會”上英特爾介紹了其在安卓生態系統中的創新策略,包括從系統平臺、開發工具、應用程序再到用戶體驗上對安卓系統的全方位支持。從這些“從頭到腳”式的支持中,看的出英特爾對安卓滿滿的誠意。
作為一個系統的生態環境,源頭的開發者是十分重要的。自2008年英特爾開始支持安卓平臺以來,一直致力于開發安卓平臺的開發者工具。而英特爾的楊彬先生溝通會上說英特爾其實不只是一家硬件公司,也是一家軟件公司。英特爾對于安卓社區的貢獻度可以排到第二位。
基于英特爾架構的安卓平臺一直在穩步發展。2014年英特爾加快步伐,不僅為安卓打造出了64位內核,并研發出相關的開發工具和參考設計,領先于其他CPU體系架構推出全球首款64位模擬器。同年,Adobe Air,Unity先后宣布支持基于英特爾架構的安卓設備。最近,谷歌還發布了基于英特爾架構的Nexus Player,這是其第一款Nexus TV設備,也是第一款基于英特爾芯片的Nexus設備。與此同時,英特爾在其4000萬臺平板出貨量目標的路上穩步前進,并宣布同瑞芯微電子建立戰略關系,從而加速擴大重要初級平板市場的單芯片系統路線圖。
在2014年9月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上,英特爾宣布推出英特爾安卓參考設計(Intel Reference Design for Android™,Intel® RDA)計劃。該計劃旨在幫助平板電腦制造商和軟件開發者減輕平板電腦設計和制造的負擔,幫助他們降低成本并加快產品上市。借助該計劃,廠商可以根據他們的資源圍繞其產品計劃更有效地進行創新。
英特爾在Android上著力投入已有幾年時間余。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英特爾產品上的Android系統一直被用戶抱怨應用兼容性不佳。不佳的原因很簡單,英特爾采用的x86 Android需要應用專門做適配,但當前絕大多數應用都沒有適配過。經過英特爾花費大量的資源,現在已經能夠讓90%以上的ARM,基于ARM的原生態的應用可以在英特爾平臺上面跑,不用重新編譯。并且為了更好的適配X86平臺,英特爾還聯系了常用的安卓Tpo100廠商進行X86端程序的改寫。并且在隨后的記者采訪中,何京翔博士也表示對于研發能夠凸顯原生X86平臺特色的應用的開發者,英特爾愿意做出一些獎勵。
可以說英特爾為了能在安卓生態圈里站穩腳跟,從各個方面都提供了優質的資源和支持。但撇開此次溝通會英特爾自己的說的部分,看看英特爾的真實想法是什么。
作為在移動領域落后的英特爾為了能在中國市場站住腳跟,扶植了一批二線的平板廠商。相較于被ARM占領的手機市場而言平板市場Intel還有得玩兒。一方面,由于平板電腦市場80%都是wifi市場,對芯片集成度要求不高,本土OEM、ODM廠商還有競爭力;另一方面,Intel在這一檔的主要競爭對手是MTK,全志與瑞芯微芯,實力相對較弱。簡單來說千元級別平板市場的現狀是:需求在增長,市場不規范,缺乏差異化,主打價格戰。
而提到南方的科技制造業,首先想到的就是華強北,那里幾乎可以制造任何電子產品。藍魔和臺電這些耕耘多年但品牌不彰的平板廠商一直想擺脫低端平板品牌的帽子。英特爾正是看到這一點來拉攏盟友,在技術、質量、銷售渠道、營銷項目,乃至品牌方面Intel都可以對本土OEM和ODM廠商提供支持。
這樣的舉動也帶來了一定的危險性,在Wintel陣營里,英特爾代表的質量和高性能的高端產品。而與深圳這些低端廠商合作,消費者會很自然地將Intel處理器和“中低端平板電腦”聯系起來;而本土OEM/ODM廠商是否能夠在制造工藝包括售后服務等方面配合Intel的戰略,則又會讓Intel冒著“做不好很可能毀名聲”的風險。
為了減低這種風險,Intel就不得不很多事情都自己去做。于是Intel做著本該由廠商來做的事——比如擺在臺前的推廣,而背后還要參與一整條產業鏈,包括配件選購、技術研發、質量監控、幫忙拓展銷售渠道乃至最后參與營銷活動。
為了能夠擴大自己的安卓生態領域的話語權,增加自己的對于移動市場的影響力。英特爾對安卓的支持可以說是事無巨細了,包括投錢、投人、投資源。英特爾對安卓現在是一副死心塌地,甩也甩不掉的姿態,就不知道安卓設備廠商們是否買賬了。話說華碩最近宣布一直使用英特爾平臺的ZenPhone將不再使用英特爾芯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