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公安交管部門于近日正式發布了2021年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要點(簡稱“工作要點”),此次“工作要點”為全國公安交管部門提供了前瞻性的工作目標,對于加快新形勢下全國公安交通管理事業的發展進步具有重要意義,也為智慧交通企業為全國道路交通治理能力現代化賦能提供了良機。

“工作要點”為城市交通治理明確目標
“工作要點“共計發布了十八項工作要點,指出要深入推進“減量控大“、積極推進城市交通治理、著力推進交通治理現代化及鍛造高素質過硬交警鐵軍。該要點可整理出如下重點內容:
一、完善精準研判預警機制
加強分析研判成果應用,發現突出風險、重大隱患和苗頭問題,綜合運用報告、通報、預警、提示、曝光、督辦等手段及時督促整改消除。
二、健全隱患排查治理機制
持續開展“兩客一危一貨一面”及三輪摩托車等重點車輛和駕駛人隱患“清零”行動,深入推進逾期未報廢和逾期未檢驗重點車輛上路隱患消除行動。
三、抓好重大活動交通安保
落實重大活動交通安保工作指導意見,精心組織全年重大活動及重要節假日交通安保工作,認真完成全國“兩會”、北戴河暑期等重大活動交通安保任務。
四、深化文明暢通提升行動
綜合治理城市交通秩序亂點堵點,持續推進交通標志標線、信號燈規范化設置。優化規范路內停車泊位設置和執法,緩解“停車難”問題。
五、大力整治城市交通秩序
嚴厲打擊假牌套牌假證,開展群眾舉報套牌案件“清零”行動。深化“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全面落實電動自行車登記管理,系統治理電動自行車問題。
六、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
深入推進交管業務網上辦、自助辦、就近辦,不斷規范優化窗口精細化服務,探索實施“關懷模式”“長輩模式”等服務舉措。
科技支撐道路交通現代化發展
平安智慧交通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已經打造出眾多成熟的交管產品,能夠有效助力公安交管部門推進“工作要點”提及的2021年工作重點。以平安智慧交通的“交通事故研判預防平臺”及“重點車輛安全監管平臺”為例,平臺具備多源數據、精準識別及前沿技術等優勢,通過建立道路運輸企業、車輛、駕駛人、道路的安全風險畫像,實現交通安全防治從事后被動處置向事前主動預防轉變,能有效助力“工作要點”提及的減少事故死亡總量,全力防控較大道路交通事故,為交通安全提供保障。
2018年以來,平安智慧交通堅持“智慧·助力通暢,科技·鑄就平安”的價值理念,助推交通管理部門的“放管服”改革工作,推出“交管業務視頻辦理平臺”,以視頻的方式實現車駕管、違法處理、事故處理等交管業務的遠程快速辦理,無需市民跑腿,在2020年疫情最為嚴峻的時期于深圳等地應用,助力實現“少走動、少接觸”的疫情防控要求,又滿足市民“馬上辦、掌上辦”的業務辦理愿望。
“重大活動警護衛安保系統”是平安智慧交通的一款安保類產品,它融合高精度定位、視頻監控、信號控制等安保要素,構建了一個“可視、可控、可防”的多維協同作戰指揮系統,實現全流程、多任務的智能化交通特勤保障。該系統已成功應用于保障世界互聯網大會、世界VR產業大會。
平安智慧交通打造的“智能預約通行平臺”,結合人、車、路的大數據,科學評估區域道路承載能力,“削峰填谷”實現均衡交通流,使交通需求和交通供給透明化并達到兩者的平衡,從而在時間和空間上緩解區域承載壓力,實現區域內交通供需基本平衡,保障城市交通順暢。該創新模式獲得交通管理部門和市民的高度認可,并一舉摘得“中國智慧城市創新解決方案獎”與“IDC亞太區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大獎(SCAPA)”,樹立了智慧化治理擁堵的全國標桿。

此外,“電動自行車管理平臺”通過線上備案申請、在線學習交通安全知識,領取號牌,保險保障,查看并處理違章,一站式解決城市電動二輪車出行的“頑瘴痼疾”。此外,平臺通過建立騎手、企業、車輛三大基礎信息庫,形成人-車-所屬企業的對應的信息聯動效應,讓每臺車每個人都可以快速追溯其源頭企業,解決了民生行業的電動二輪車管理難點。
近年,平安智慧交通引領新技術驅動城市交通智能化發展,在智慧交通領域的創新探索頗見成效。顯然,平安智慧交通多款成熟產品均與“工作要點”的十余項目標高度契合。未來,平安智慧交通也將繼續助力全國交通管理部門推進落實要點工作,運用科技力量推動交通治理理念、治理手段、治理模式的創新,為提高道路交通現代治理能力水平做出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