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電腦愛好者》雜志、計算機世界大學和華碩英特爾共同策劃的基于校園的“你的行動,中國的未來——華碩英特爾IT講師培訓計劃”活動自2009年6月啟動以來進展順利,引起各界廣泛關注。900名IT講師接受培訓后帶著自己的方案回到家鄉,陸續開始了電腦知識普及,目前該階段活動已基本結束。《電腦愛好者》雜志分派記者奔赴14個參加活動地區進行跟蹤報道,記錄下IT講師們普及實踐活動的點滴和感悟,也記錄下所見所聞給記者帶來的感動和思考。無論是IT講師還是記者,都在這個過程中切實體會到了這次華碩英特爾IT講師培訓活動的意義所在。
參加實踐活動的IT講師們從報名、提交方案,一直到培訓都保持著飽滿的熱情。而真正進入假期電腦知識普及實踐階段,更是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要一顯身手。對他們來說,這是一次獨立完成任務的挑戰。為了普及活動能順利進行必須做好哪些準備?如果出現問題該怎么辦?比如村里領導不支持、農民朋友不感興趣、一個人力量有限等。這些雖然在培訓時已經有了一些理論指導,但現實不是簡單的紙上談兵。有些同學沒有想到,連簡單的培訓所需桌椅、場地問題都要反復與當地相關人員協商才能解決,這考驗了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有些同學選擇在人多的鬧市進行活動的宣傳和演講,可是效果不好。他們為此郁悶,但在一天活動結束后,他們會積極地分析原因,調整情緒,準備第二天的活動計劃,比如集體宣傳效果不好就改成入戶宣傳、調查。這又考驗了他們的演講、分析和組織等綜合能力;還有些同學發現自己雖然生在農村,長在農村,但其實對自己的家鄉現狀很不了解。原以為告訴父老鄉親電腦可以幫助他們找到需要的信息,可以幫助他們開拓市場,但現實的問題卻是他們很多人根本沒錢買電腦,更談不上如何用電腦了。這讓IT講師們認識到,做任何事情應該調查為先的重要性。總之,對IT講師們來說,參加這次華碩IT講師培訓活動是一堂生動的社會實踐教育課程。廣袤的農村有他們的用武之地,“你們的行動 中國的未來”并不只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已。
主辦方《電腦愛好者》雜志社的記者們作為觀察者也親歷了14個地區的假期實踐活動。他們的任務撰寫活動日志、記錄同學們活動經過,同時協助同學們開展電腦知識普及,了解電腦下鄉的一線真實情況。同學們實踐的熱情感染、感動了記者,而14個地區參差不齊的現狀也讓記者們震撼。真可謂是天壤之別。跟訪河南鄭州高皇寨的記者在那里看到的是鱗次節比的高樓大廈,農民朋友們買電腦根本不差錢,而差的就是像華碩IT講師培訓這樣的電腦知識下鄉活動。但跟訪山西霍州李曹鎮范村的記者卻遭遇了一次殘酷現實的洗禮。記者原本非常明確自己的采訪目的,要向農民朋友們介紹電腦,介紹網絡,介紹信息化。但卻發現,這些與農民朋友們真實的困難相比是多么的蒼白無力,因為那里實在是很窮,很落后,學校里惟一一臺電腦也是幾年前購置的了,而且只用于老師打印些資料,同學們根本接觸不到,信息化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太遙遠了。跟訪走得最遠的記者是隨同IT講師步行三個多小時山路去到重慶偏遠山區的一個最遠的村落,向當地百姓展示了筆記本電腦——難以想像,那是他們第一次看到、真實地觸摸到電腦。毫無疑問,農村發展確實需要電腦,需要網絡,需要電腦知識,需要網絡知識。像高皇寨這樣的可以說已基本城市化的農村電腦知識的普及正是時候。但是記者困惑的是,在那些落后地區,我們應該做些什么?《電腦愛好者》雜志社副主編張健表示,記者們這些鮮活的活動日志會陸續發布到雜志社的新浪官方博客上(blog.sina.com.cn\cfanblog)與網友們分享并歡迎參與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