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個人的成功標志,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
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 ——巴頓將軍
1935年,第七屆奧斯卡特別金像獎,頒發給了一個年僅6歲的小女孩。
這個小女孩就是秀蘭·鄧波兒。
她在5歲的時候,就主演了《亮眼睛》,風靡全美。
那時電影片15美分一張,這部影片的票房高達400萬美金!
多少演員,一輩子的終極夢想,就是那座奧斯卡小金人。
而她才6歲,就已經將奧斯卡小金人捧在手里。
她是有史以來第一個獲得奧斯卡獎的孩子。
1935年-1938年,凡是她參演的影片,都是票房吸金大王。
那時,她就是票房保證。
8歲生日時,遍布全世界的影迷,一共給她寄來了13.5萬件禮物!
說她是上帝的寵兒,一點都不過分。
這個迷人的小天使,在她充滿治愈力的笑容背后,其實藏著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好萊塢的黑暗,以及沙發規則,她都親歷過。
而她犧牲童年演戲得到的收入,絕大部分都被父母拿走了。
她也曾經經歷一段失敗的婚姻。
鄧波爾1928年出生于美國的加尼福利亞州。
作為童星,她參演的一些影片,拍攝于80多年前。
但這么多年過去,依然被一代又一代的人欣賞。
說她是童星天花板,一點都不過分。
在影片里,
她有著圓嘟嘟的臉蛋,一笑起來,就有甜美的酒窩。
一雙亮閃閃的眼睛,充滿了機靈與狡黠,
那一頭卷曲的金發,可愛至極,
那張櫻桃小嘴,無論說話或者唱歌,都惹人憐愛。
全世界,都被這個可愛的小天使給迷住了。
再陰郁的心情,看到她這副可愛的模樣,都會陰轉晴。
那時,美國經濟大蕭條,多少人生活艱難。
她的純真,燦爛的笑容,治愈了很多人的頹廢。
她是上帝的寵兒,被賜予了如此可愛的容貌。
她對表演很有天分。
才3歲的時候,她就在《戰爭寶寶》里演出。
這樣可愛的小天使,很多人會想:她的父母會是什么樣的人呢?
其實,她的父母很普通:
父親是個小職員,在一家銀行里擔任普通的出納員;
母親是芝加哥一個珠寶商的女兒,婚后當了家庭主婦。
鄧波兒與母親
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兒,上面有兩個哥哥。
鄧波兒的母親一直有一個明星夢,
當鄧波兒出生后,她就將這個夢想寄托在唯一的女兒身上。
鄧波兒兩歲半的時候,就被母親送到了一所舞蹈學校學舞蹈。
事實上,這所舞蹈學校,也是為好萊塢輸送童星的學校。
3歲的時候,媽媽就帶著她到處試鏡。
秀蘭·鄧波兒的卷發是媽媽親自設計的,一共有56個卷。
是媽媽從自己的一個偶像那里吸取靈感,親手為女兒設計的。
每天,鄧波兒的媽媽都要為她做卷發,非常花時間,
但她相信, 花這個時間是值得的。
鄧波兒3歲時,就被好萊塢相中了。
此后,為了拍戲,她付出了自己純真的童年。
在別的孩子開心地和小伙伴玩耍的時候,她必須待在片場。
有時一天拍攝8-10個小時。
好不容易拍完了戲,回到家,她也不能馬上休息,
媽媽要求她背完自己的臺詞才能睡覺。
甚至還要求她背其他演員的臺詞。
全然不顧她還是個孩子。
好萊塢為了讓一幫參加演出的小演員乖乖聽話,有的是辦法:
如果有小演員不配合拍攝,他就會被關進一個沒有窗戶的房間里。
還會被要求坐在冰塊上。
這個房間被稱作懲罰箱。
小小的鄧波兒也被多次送到這個房間,閉門思過。
多年后,她說:
“懲罰箱沒有對我的心靈造成持久的傷害。
但是,它讓我明白: 時間就是金錢,
浪費時間就意味著浪費金錢,也就意味著麻煩的到來?!?/p>
總之,與好萊塢簽了合約后,鄧波兒幾乎沒有了自由。
有一次,她做了一個手術,但第二天還是不得不到了片場。
因為拍戲,鄧波兒過早地失去了童年,過早地進入成年人的世界。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身體開始發育,進入青春期,
還有更加恐怖的事情等著她。
1940年,鄧波兒12歲,??怂构竞袜嚥▋航K止了合約。
此時,好萊塢的米高梅公司向她伸出了橄欖枝。
于是,她和米高梅公司簽約了。
第一次到米高梅公司時,她見到了制片人亞瑟·弗里德。
后來有一次,弗里德在自己的辦公室里,單獨和鄧波兒會面。
鄧波兒當時才12歲,剛進米高梅公司不久。
鄧波兒以為是談工作的事情,沒想,談了幾句,弗里德就解開褲子拉鏈,暴露出那玩意,然后說:
“我這里有專門為你定做的東西。”
鄧波兒其實非常緊張,但她假裝咯咯笑作為回應。
弗里德惱怒成羞,將她趕出了辦公室。
其實,鄧波兒不是第一次遇到這個問題的童星。
當年,朱迪嘉蘭被簽到米高梅公司時,13歲。
米高梅的老板梅爾在開會時,會讓嘉蘭坐在他大腿上,手還會在她某些部位游離。
鄧波兒12歲的遭遇,比嘉蘭更加赤裸裸了。
比起嘉蘭,鄧波兒要幸運一點,
因為鄧波兒出名很早,而且知名度很高,她無需和制片人交換什么。
鄧波兒的母親,應該早就告訴過她,遇到類似的情況,該如何保護自己。
但到了17歲,鄧波兒還有更棘手的要面對:
有一次與一個制片人會面,在一個辦公室里見面。
這個制片人竟然繞過桌子,伸手握住她的手。
鄧波兒很機警,她馬上掙脫,然后朝門口走去。
但這個制片人,按了一下開關,這是一個無線鎖門裝置。
于是鄧波兒無法打開門,她被困在里面。
制片人在后面追著鄧波兒,試圖與她發生關系。
幸好鄧波兒從小練習舞蹈,她很敏捷,躲開了他。
年輕時的鄧波兒
還有一次,一個有些名氣的喜劇演員,邀請她到自己的辦公室,討論劇本的角色。
當時,兩人面對面站著談話,突然間,這個演員就有了不同尋常的動作:
他突然解開自己的褲子,伸手把鄧波兒的一只胳膊給摟了起來……
此時,鄧波兒能感覺到他的另一只手,摸索著想要掀開她的上衣。
這個細節,被鄧波兒后來寫進了她的自傳里。
鄧波兒極力反抗,她用她的右膝,狠狠地踢對方腹股溝的地方。
這一招,很快就奏效了:這個男人的臉上呈現出痛苦、仇恨的樣子。
11歲那年,鄧波兒還有一次很恐怖的經歷:
一次,她在電臺直播的《安靜的夜》的廣播節目中,接受采訪,
一名婦女試圖暗殺她。
至于暗殺的理由,很荒唐:
這個婦女說鄧波兒偷走了她10歲女兒的靈魂, 唯有暗殺鄧波兒,才能解救自己的女兒,而且這是唯一的辦法。
聽起來很可笑,是不是?
要知道,鄧波兒當時粉絲極多,難免各類人都有,其中也不乏有一些心理疾病的人。
好萊塢為了宣傳影片,會經常讓她接受采訪,這其實讓她暴露于一些不安全因素中。
鄧波兒走上演藝之路,她失去了自己寶貴的童年,
而受益最大的人,其實是她的家人。
鄧波兒在當紅時期,她每周的片酬可以達到1萬美金。(注意是在30年代)
據統計,她在成年前,獲得的演出收入,一共有320萬美金。
但到她的賬戶里,只有區區的4.4萬美金!
當她犧牲童年玩耍時間,泡在片場里一遍一遍地拍戲時,
她每周只從媽媽那里獲得十幾美元的零花錢。
剩下的300多萬美金,都被她的父母拿去花了。
畢竟,父親只是一個銀行小職員,母親是全職媽媽,而家里有3個孩子,也是非常吃力的。
后來鄧波兒在自傳里,并沒有對父母有怨言,她寫道:
“出于某些人可能無法解釋的原因,我既沒有感到失望,也沒有感到憤怒。”
她選擇了諒解。
選擇了寬容。
也選擇了與往事和解。
因為,她懂得父母作為美國社會里的小人物,也有很多心酸。
鄧波兒的初戀發生在15歲,
她戀上了一個英俊的男人約翰.阿加,他是她一個同學的哥哥。
兩人相識時,這個男人是一名士兵。
也許是為了逃避好萊塢的烏煙瘴氣,她決定早早進入婚姻。
也許是少女的愛情,來得兇猛,讓人不顧一切。
母親當然極力反對,她認為自己的明星女兒,不能如此下嫁。
但是,鄧波兒決定嫁給自己愛的人,誰也無法阻攔。
于是,17歲的她,披上潔白的婚紗,走進了婚姻。
第一任丈夫
她的身體,曾經讓好萊塢很多成功的男人,垂涎不已。
從此,讓許多男人丟掉了幻想。
一些人認為,她早婚是為了擺脫母親的控制。
但此時,她已經有些過氣,當童星賺的錢,早已讓一家人生活得很舒服。
她的母親應該此時對她的控制并不多。
再說,在美國,子女到了18歲,就可以完全獨立了。
婚后,鄧波兒生了一個女兒。
丈夫約翰借鄧波兒的人氣和人脈,也轉型當了一名演員。
兩人還曾一起出演,但反響平平。
這段源于激情、始于浪漫的婚姻,僅僅維持了5年,就坍塌解體了。
丈夫約翰當演員并不順利,生活上還染上了種種惡習:
他開始酗酒、家暴,
甚至出軌
多次酒后駕車被捕。
鄧波兒感到極度失望,最終兩人離婚。
面對一個叫不醒的人,最好的辦法是自己轉身離開。
她心中恨過這個男人嗎?
從她后來說的話,可以看出,她并不恨。
“如果我還能再活一遍的話 ,我將不會對我的一生作任何改變?!?/p>
有些事情,命中注定,此生要去經歷,
有些人,冥冥之中,這一生會遇到。
問題的關鍵,不是逃脫,而是勇敢地去面對,
然后考慮下一步如何不枉此生的度過。
鄧波兒早已明白這個道理,她活得很通透。
結束第一段婚姻后,鄧波兒帶著女兒到夏威夷度假。
在那里,她遇到了一個叫布萊克的企業家。
布萊爾其實在此前,從來沒有看過鄧波兒演的電影。
但他對她一見鐘情。
而鄧波兒,對他的成熟和穩重頗有好感。
經過一番了解,兩人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于是,認識12天后,鄧波兒決定嫁給這個男人。
1950年,兩人舉行了婚禮,此時,鄧波兒也就22歲。
婚后,她宣布息影,從此洗手做羹湯,專心育兒。
她和丈夫將家安在舊金山的郊區,那里環境優美、非常寧靜。
第二段婚姻里,她生下一兒一女。
60年代的時候,在丈夫的支持下,她開始進入政壇發展。
從上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鄧波兒擔任外交官多年。
她曾擔任美國駐聯合國代表。
1976年,她成為美國總統福特的禮賓司司長。
1977年,她以外交官的身份,訪問過中國。
20歲之前,她以美麗的外貌取悅觀眾,
30歲后,她以智慧和才能,做著平淡的外交官的工作。
她更喜歡后者這種踏實的生活。
剛在政壇嶄露頭角時,她被發現得了乳腺癌,
但她非常樂觀,積極治療,做了切除乳房的手術。
之后,她奇跡般痊愈了。
她依然活躍在政壇,兢兢業業的工作,同時也兼顧了家庭。
她還用自己的經歷去鼓勵其他人戰勝病魔。
在第二段婚姻里,鄧波兒找到了真實的自己。
政壇的工作,讓她找到內在的自信,和內在的寧靜。
雖然曾患有乳腺癌,但鄧波兒很長壽,她活到了85歲。
2014年2月10日,鄧波兒與世長辭。
80多年前,她用稚嫩的臉龐演的那些影片和鏡頭,依然被許多人溫習、欣賞。
她的影響力,持續很多年。
1999年,美國電影學會評選“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
鄧波兒排在第18名。
她純真的笑容、可愛的模樣、嫻熟的演技,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觀眾。
在20歲出頭,鄧波兒的演藝事業遭到了挫折,而且第一段婚姻以失敗告終,
但她后來從谷底成功的反彈,嫁給真正欣賞和理解自己的男人,
沉寂10年后,她踏上政壇,成為一名優秀的外交官。
很多人從巔峰跌落后,難以適應不給關注的平淡生活。
但鄧波兒是個例外,她能安然接受生活的各種變化,
坦然面對從云端跌至地面,
然后風輕云淡地過著另一種平靜的生活。
她也曾經歷巨大挫折,但她選擇重新開始,最終從谷底反彈起來。
所以,她能走得更遠,獲得幸福。
正如有句話所寫的:
挫折的來臨,有時象征一種契機。
它可能借著顛覆現行秩序,把人帶到更寬闊的世界去。
–END點個贊吧,謝謝你的支持!
作者| Linda
責編| 若水
關注我@Linda時光之心,閱讀更多精彩文章。
你好 ! 我是Linda(琳黛), 用細膩的筆觸,抒寫家族沉浮、個體際遇的真實故事。
歡迎點贊、評論、或私信我,互相交流,
任時光荏苒,不忘初心,坐看云卷云舒。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系,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