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說幾個我認為萬里歸途電影劇本安排不當的地方:1、人物塑造。幾個外交官應該都是獨當一面的人物,可以安排的性格活潑言語風趣,但絕不應在細節上漏洞百出,在性格上猶猶豫豫。比如不交代持有攝像機的王俊凱注意事項,比如被抓了,外面打仗要急著撈人離開,卻還在意賄賂是否符合紀律這種當時完全不重要的細節。
還有前面討論經費的問題,感覺他們幾個才是該去讀一讀《給加西亞的信》這個職場,這個書對他們反而合適,因為他們的外交活動也有軍事行動的屬性了。2、章寧之死的細節安排。我主要還是在意細節方面,比如他們在路邊聊天,看見追車槍戰,正常的第一反應難道不是就地臥倒,滾到掩體邊縮著嗎?
三個人卻像看熱鬧的村氓一樣伸長脖子在那生怕看不清楚。我認為正確的安排應該是章寧第一時間把王俊凱撲倒,拽到車后面來,并擋住一側,張譯則也縮過來用后背擋住另外一側,他們應該都穿著防彈衣,并且護著頭(呼應張譯對王俊凱說的護臉)但章寧還是被反彈的流彈擊中頸部或者什么要害而犧牲。3、張譯放棄回家的情節安排。電影的這段安排我覺得特別擰巴,以我的看法,張譯這個角色根本就不會有一絲猶豫,而是第一時間就主動接手章寧的工作,這是外交官的氣概和覺悟,這才能體現他老炮的本色。
當時根本沒有任何其他選項,領導也不會去勸他留下,領導最多說一句,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做出張譯的選擇,所有使館(在外)人員早就是一家人,也必須是一家人。張譯對老婆孩子也可以說一句:如果我選擇回來,孩子以后問我當年為什么做了逃兵,我將無言以對。4、白婳對章寧之死的反應。在見到張譯的第一時間,白婳就應該知道章寧犧牲了,如果章寧沒事,肯定是章寧來,如果章寧只是受傷或者有別的安排,張譯第一時間就說了,而不會為難。這一點是為了稍微提高劇中人物的智商,讓白婳這個劇情中也是獨當一面的人物的能力更立得住。
并且她不要畫那么好的妝行嗎?她的臉比洗臉姐的臉還白凈,這都什么時候了,喝水都難了,你臉那么白凈,別人會怎么想?5、失聯以后王俊凱和張譯對隱瞞信息的細節安排。這里張譯主張隱瞞和使館已經失聯的情況。但是,大哥,前面你剛讓人幫你修手機你忘了?編劇也忘了?修手機這兩個人雖然只是普通勞動者,但推理出已經和大使館失聯,不算難吧?
正常情況是早就傳開了,而不是還讓你有可以隱瞞的選項。他們正常應該是給大家鼓勁,不是說過一個目的地有一家公司,應該不會被破壞這個線索嗎,只出現過一次后面就沒用了,張譯完全可以合理推測,到那個地方能找到聯絡工具。其實這里還有另外一個問題,這一百多人難道也都沒手機了?合理安排應該是普通手機沒信號了,他的是衛星電話,但壞了。至于補給物資,王俊凱難道指望到那個地方有個補給車隊嗎?合理點就是每天往周圍繞繞,拾荒,或者跟人換東西。
6、靠信號聯絡大使館。搞個篝火信號給衛星看,看著高上大,一方面你浪費的燃料可有點多呀,草都不長的地方你能拾來那么多柴火,看著違和。除非交代一下怎么來的柴火。再有一個問題,大使館應該設計過緊急聯絡的方法和備用方案,要不那就是在打無裝備之戰嘛,合理情況使用個很簡單的遠程聯絡方式,比如小型電臺之類的?;蛘邘字圾澴樱考词故锹摻j不上了,也根本不慌,大家可能早就演練過這種情況,并且有多年工作的默契,知道對方在想什么,并且知道對方知道自己知道對方在想什么,雙方直接心領神會在目的地匯合,這才體現能力。
本文版權歸大魚號平臺作者雨興講電影所有,已獨家發布大魚號平臺,在全網任何平臺均沒有發布,只在大魚號平臺發布!禁止抄襲、搬運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