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抗日神劇”這個詞,最近一次出現大約是在2020年。
那就是豆瓣得分僅僅2.1分的《雷霆戰將》。
很難想象這是2020年播映的作品。
在“抗日神劇”被廣泛吐槽了那么多年后,這部戲精準地踩中了所有雷點。
浮夸的造型。
劇中的軍人,衣服筆挺,抽雪茄,住別墅,還留著油亮的大背頭。
閑暇時光還能用鎏金描邊的杯子喝上一杯熱茶或者是咖啡。
匪夷所思的戰斗力
裝備也很彪悍,居然能人手一桿輕機槍。
還有近乎神功一般的隔空打物的能力。
不切實際的服裝和包裝
戰地醫生不僅穿裙子,還是緊身的。
腳下還是一雙乳白色的類似馬丁靴的高跟鞋。
還有莫名其妙的愛情戲。
比如日常生活少不了的邪魅一笑。
雖然這部戲因為種種原因,最終被下架。
但在多年前,這樣的神劇曾經大行其道,并且還孕育出了在某一時期專演這類作品的演員。
那么現在,這些神劇“專業戶”還好嗎?
01、神劇和“神劇三大天王”
說起抗日神劇,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手撕鬼子”。
但這部戲是有自己名字的,叫作《抗日奇俠》。
這是一部神奇的作品,開分3.7。
在被吐槽多年后,它的分數竟然奇跡般地漲到了6.7。
但最后,它被下架了。
因為情節實在是太夸張了。
但這也是“抗日神劇”最大的特點。
這部戲的主演王新軍就是抗日神劇三大天王之一。
一開篇,作為反方的敵人就點出了這部戲的“精髓”:“中國人的一雙肉掌,一枚繡花針,對我們造成的心理恐懼,遠遠大于飛機大炮。”
一雙肉掌,一枚繡花針比飛機大炮還厲害。
敵人離主角幾米開外,就能被主角的氣場震懾的口吐白沫,甚至氣絕身亡。
子彈的速度比不過大俠的一揮手。
不僅如此,子彈還自帶避讓功能。
幾十支槍齊發,就是打不中近在咫尺的人。
鷹爪功更厲害,只需要輕輕一拍,人從天靈蓋到脊椎就全部碎成渣,但外面完全看不出來。
自行車不僅能追上火車,還能自帶動能騰空而起。
長槍短炮比不上主人公的一掌。
這只神奇的5人小分隊,沖入敵營,如入無人之境。
但這都演成玄幻和武俠劇了。
這部戲不僅動作設計讓人無法理解,就連臺詞也腦洞大開。
諸如“我爺爺九歲的時候,就被日本人殘忍地殺害了。”
聽得人一腦子漿糊,你爺爺九歲就沒了,那你爸爸和你是石頭縫里蹦出來的嗎?
總之,在臺詞和劇情的雙重加持下,這部戲成了驗證智商的利器。
其實相比之下,王新軍的軍旅劇拍得更多更出色。
他在《垂直打擊》、《獨立縱隊》里的表現得很好。
實際上,在抗日四天王里,王新軍拍攝的神劇數量并不多。
但因為這部《抗日奇俠》實在太過奇葩。
從而讓拍攝神劇并不多的他成了此類劇的代表人物。
但后來。他作品就很少了。
王新軍和秦海璐結婚后,就將大部分精力放到了家庭上,成了秦海璐背后的好男人。
不過他的演技并沒有扔下,他在2022年的高分劇《大山的女兒》中,把一個因酗酒致貧的中年男人演得惟妙惟肖。
看得出功底還在。
和王新軍是劇火了幫人歸類相比,張子健是自己打出了“一片天地”。
他的大俠“燕雙鷹”,幾乎是此類劇中的巔峰人物。
一身黑衣,手持雙槍,武藝高強。
但最重要的是打不死。
無論是中了多少槍,還是被手榴彈打個正著。
他都能毫發無傷地站起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其實這樣的設定有很多。
在《十面埋伏》里,章子怡扮演的小妹在最后也是幾度“死了又活”。
但在電影里,再怎么夸張,也終歸只有一次。
可在《英雄》是連續劇,燕雙鷹在劇中,總是神奇的復活。
而且連著好幾十回,被人吐槽也真的是難免了。
盡管王新軍和張子健在抗日神劇這個分類里有一席之地。
只是后來張子健和妻子離婚后,被誤會啥是陳世美。
加上神劇影響了口碑,很年輕就淡出熒幕了。
但要說真正的王者,其實還得是于震。
在《一個鬼子都不留》里,他憑著一把殺豬刀,打遍鬼子無敵手。
在《大地驚雷》里,他有個響亮的名字雷震子,能文能武,各方勢力都買賬。
還有《利箭行動》、《利箭縱橫》、《炮神》、《嫂子嫂子》。
在數量上,他可能是演抗日神劇最多的演員。
目前已經47歲的于震,在影視劇領域幾十年如一日地活躍在抗日劇中。
有不錯的作品,但大都是神劇。
以至于他成了當之無愧的“神劇一哥”,且演技飽受詬病。
這三位男演員因為演了太多類似神劇,多少還是影響了口碑。
以至于類似的作品不再流行,他們也就風光不在了。
但劇成這樣,是他們的錯嗎?
02、演員并不差
但和大部分人認為的不同。
這三位神劇演員的演技并不差。
不僅不差,甚至可以說在同齡演員中算是比較優秀的那一撥。
就拿一直被群嘲的于震來說。
他是人藝的話劇演員。
從原汁原味的《王府井》到曹禺的開場大戲《日出》,再到人藝的壓軸大戲《茶館》,都有他的身影。
尤其是《茶館》,作為人藝壓箱底的作品,即使龍套也都千挑萬選。
他在第三幕中扮演了王立發。
他在人藝21年了。
2001年,人藝在已經很多年沒招生的情況招收了他。
進去之后,跑了7年龍套的他第一部擔任男主的戲是《駱駝祥子》。
這樣一個人,說他不會演戲,多少有些牽強。
而張子健,在燕雙鷹之前,最出名的角色是李元芳。
在《神探狄仁杰》中,與他演對手戲的是梁冠華。
梁冠華即使在人才濟濟的人藝也被稱為少年天才。
1984年,年僅20歲的他還沒畢業,就獲得了梅花獎
他的演技和表現力可見一斑。
但張子健在《神探狄仁杰》中,并沒有被演技精湛的梁冠華壓下去。
反而憑著俊朗的外貌、利落的身手和不錯的表現脫穎而出。
“元芳,你說呢?”這句狄仁杰的口頭禪也成為一個出圈的梗。
在此之前,他在《白眉大俠》《甘十九妹》扮演的角色也深入人心。
在最近大受好評的《唐朝詭事錄》中,他扮演了禮部侍郎裴堅 。
在片中,與楊志剛扮演的狄仁杰弟子聯動。
讓人夢回20年前。
更讓人驚喜的時,他的演技非常流暢,質感很好。
包括王新軍,在神劇之前之后也都有很多不錯的好劇。
可為什么這些聲臺形表都不錯的演員會成了不知所云的神劇愛好者呢?
他們的演技又為何在劇中忽高忽低呢?
03、根源是什么
如果把范圍擴大一些,就會發現在某一時刻,很多演員都演過抗日神劇。
偶像歌手吳奇隆,出自1988年成立的堪稱當時亞洲最火的男子組合“小虎隊”。
因為外形英俊,唱而優而演,成了偶像劇里的常客。
但就是這樣定位的演員,也曾在神劇里“大放異彩”。
在《向著炮火前進中》,他騎著哈雷摩托,拿著加特林機關槍。
在萬千敵軍中如入無人之境。
在就連給母親過生日,用意大利炮放個禮花,都能直接打下來一架飛機。
不僅情節雷。
就連拍攝也是肉眼可見的假。
騎摩托車的畫面,是個人就看出是演員自己在左右搖擺。
架在摩托車上的槍,都被搖晃的出了虛影。
如果說《向著炮火前進》還是合理夸張,那么到了《敵后便衣隊》就是匪夷所思了。
為了突出便衣隊的神通廣大,劇中誕生了不少名場面。
比如,拿起一個好好的包子,吃了一口,覺得好香。
然后,隨手往后一扔,這包子就變成了威力極大的炸彈。
這位小哥似乎是從漫畫中走出的人。
又將炸彈做成一切的能力。
天上的飛機呼嘯而過,大家都找地方隱蔽。
他不慌不忙從懷中掏出一根黃瓜。
往天上一扔,正好擊中飛機。
飛機就這樣在空中爆炸了。
不僅主角能力超凡,就連配角似乎都有超能力。
一個身穿旗袍的女子,面對三個敵人不慌不忙,一 一解決
而旁邊的敵人則無動于衷的看著她一個一個的解決完自己的同伴再解決自己。
要不是傻,就是被控制了。
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攝魂大法”吧。
諸如此類的情節還有很多。
比如竹筒做大炮。
還有藏雷的戲碼,也是大家津津樂道的談資。
曾經有人問過一個問題:“演員本人在戲沒有拍的時候知不知道劇本的好壞”。
業內人士回答:雖然劇本后期有很多變數,但太爛的還是能看出來。
那為什么要拍呢?
無非就是兩點,一是錢給的多。
寧靜說過:喜歡的戲,錢少也無所謂。
不喜歡的戲錢給夠了,也可以拍,即使摳圖也無所謂。
而另一種就確實沒有好劇本。
作為當紅女星,馬麗近些年來一直被質疑“接爛片”掙錢。
但馬麗在采訪中指出:“你們冤枉我了其實真正爛的戲都沒有接。”
她說,這已經是她能接到最好的戲了。
秦昊也說過,連周迅那樣的演員都接不到好劇本。
就不要說他這樣的腰部演員了。
其實不用細說,大部分都知道,神劇的問題不在演員。
只是演員是站在前臺被大眾所熟知的人,就成了吐槽的對象。
神劇產生最根本的原因是沒有好的劇本,沒有好的編劇。
神劇走紅應該是2005年到2015年。
尤其是《亮劍》走紅之后,誕生了大量的軍旅劇,抗日劇。
但在好的原著匱乏的情況下,制作單位沒有能力創作優秀的原創劇本,就只有在所謂的“新、奇、怪”上來下功夫。
畢竟黑紅也是紅,差評如潮也比查無此片強。
所以,才會有那么多粗制濫造的作品。
這其中有想賺錢的投機心理,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重演員,輕編劇。
很多時候,這些抗日神劇的主演并不是寂寂無名的演員,片酬也并不那么低。
有些的后期甚至可以說精致。
相對來說,有些制作方也是想認真做事的。
但他們大都把寶押在了演員身上,將整部片子的收視和好壞,完全寄希望于演員的個人號召力。
似乎一張知名演員的臉就是萬能鑰匙。
這也就導致了,劇情夸張渙散,邏輯情節一塌糊涂。
這些被詬病的神劇,但凡有人多梳理幾遍劇本,效果就會好的多。
雖然作為類型劇,抗日神劇沒落了,但只看臉的卻隨著流量時代的到來,進一步加劇。
更悲哀的時,之前選演員多少還要看一下演技。
現在甚至可以簡化的只看一張臉。
所以,抗日神劇沒了。
但有了越來越多雷同的仙俠劇、甜寵劇,不僅故事相同,甚至結構人物個性都相同。
劇本變得更加可有可無,有些時候,根據一個大綱就能湊出一部戲。
有些演員甚至可以一個表情演完一部戲。
這何嘗不是另一種“神劇”。
抗日神劇的常客們,在走出神劇后,還有演技。
雖然風光不在,但依舊能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可這些新型“神劇”的“小天王”們,如果走出神劇還剩什么呢?
歸根結底,只靠一張臉是沒辦法有好作品的。
無論是有實力的老戲骨,還是演技粉絲可見的新流量,都無法改變這個事實。
想要走出各類新老神劇的怪圈,唯有從根源做起。
打磨劇本,講一個好故事才是一切的根本。
希望影視劇里的神劇越來越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