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籌備電視劇《紅樓夢》時,王扶林曾對演員說過:
“你們要把角色真正的吃透,要真真正正成為那個角色,要真真正正去談一次戀愛。”
在拍攝前期,王扶林擔心歐陽奮強太拘謹,擔心張莉演技差,擔心演員們不入戲。卻不曾想,當拍攝結束后,導演王扶林終于擺脫《紅樓夢》的壓力,演員們卻活成劇中人,遲遲走不出劇情線。
從拍攝結束到如今,已經相繼去世12位,不由讓人惋惜。
《紅樓夢》播出35年,可關于這部電視劇的故事,從未結束。
王扶林還沒拍就后悔
其實關于拍攝《紅樓夢》電視劇版這件事,王扶林只是偶然的感慨。但賞識他的副臺長,把王扶林的隨口一言放在大會中,竟然通過了。因此,籌拍《紅樓夢》這件事就落在他頭上。
當時的王扶林以為,相比其他三大名著,《紅樓夢》只需要室內取景,沒有大動作,拍起來必然容易。可當真的開始準備時,王扶林曾表示:我還沒拍就后悔!
當時的王扶林沒名氣,只拍過一部作品,連《紅樓夢》這本書,他都沒有細讀過。而靠著王扶林的名氣想找來優秀的攝影師、服裝師、燈光師等等,難上加難。
有名氣的演員,瞧不上作為導演的王扶林;可新人演員用誰,王扶林心里又沒底。
何況當年還有來自同行、臺領導、紅學研究會多方的壓力,加上北影謝鐵驪導演也要拍電影版《紅樓夢》,讓王扶林成為眾矢之的。
因此,面對諸多問題,王扶林時常想打退堂鼓。但上船容易下船難,經費都批了,他這個關鍵人物怎么能退縮呢。
頂著壓力,承受著質疑,王扶林拿著880萬經費拍出來電視劇版《紅樓夢》,成為永恒的經典。
只不過,時至今日王扶林還為當年的選擇捏把汗,既后悔又慶幸。
演員活成劇中人
演員作為劇組的靈魂,王扶林在演員選擇上慎之又慎。
僅是林黛玉一覺,王扶林就幾度猶豫。當年多少人支持他選擇漂亮的張靜林,可王扶林導演還是孤注一擲,把這個角色給了陳曉旭。
有人說,林黛玉成就了陳曉旭,可在我看來,陳曉旭才成就了林黛玉。
陳曉旭對林黛玉的解讀,對林黛玉的感同身受,即便離開鏡頭離開劇組也不曾改變。好笑的是,劇外的陳曉旭重復著林黛玉的人生,年紀輕輕香消玉殞。
飾演薛寶釵的張莉,在劇外也沒等到自己的寶哥哥。即便事業成功資產上億,可如今還是落得個孤苦一生的下場。
以及飾演晴雯的演員張靜林,她的后半生人生軌跡與晴雯的命運有些相似,晚年獨身一人無家可歸。前半生富貴,后半生凄慘,不由讓人唏噓。
另外,還有王熙鳳的演員鄧婕。
從兒時的原生家庭看,鄧婕的人生就和王熙鳳相似,嫁人后精明干練,和角色如出一轍。更令人驚奇的是,劇中鳳姐一生只有一個女兒,愛如珍寶;劇外鄧婕和張國立結婚多年無所出,最終領養了一個女兒,和鳳姐的人生相呼應。
王扶林的體驗派表演方法,的確讓演員在劇中毫無表演痕跡,演員活成了角色本身。可離開電視劇的演員,似乎再難有超越紅樓的角色,也被其他導演敬而遠之。
“一朝入紅樓,終身夢不醒”,終究,這些演員也沒走出紅樓這場夢。
相繼去世12位
《紅樓夢》播出35年的時間里,相繼已有12位演員去世。
2007年陳曉旭去世時,粉絲給出這樣的評價:“天堂多了陳曉旭,人間再無林黛玉”,可見對她的認可。
紅樓這場夢,聚散終有時。
從最早的“賈母”李婷,“賈瑞”馬廣儒,到后來的“林黛玉”陳曉旭、“板兒”李玥,“賈赦”李頡等人,相繼去世12位,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繁華落盡皆成空,劇中悲傷劇外憂!
王扶林成就了《紅樓夢》電視劇這部經典,也成就了這些演員。只可惜,或意外、或注定,命運的車輪已然緩緩駛過,演員散去,但經典永存!
王扶林的后悔,時過境遷也成了強者的堅韌,讓人贊嘆導演的偉大。雖然在王扶林看來,仍覺當年的自己太年輕,否則也不會輕飄飄刪除太虛幻境,讓“這個妹妹我在哪見過”成為謎團。
不過,人生總有遺憾,經典,即便有殘缺,照樣完美!
轉自喜之娛 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