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地位堪比方超的著名童星,因為性格開朗,鏡頭表現張力強,深受觀眾的喜愛。
還沒有成年他就先成名,他的作品里不乏《第十個彈孔》《誰最能》等優秀作品,國內外更是獲獎無數。
可他長大后并沒有選擇在演戲這條生涯走下去,而是選擇當一名外交官。
他的現狀如何呢?今天子牙童趣匆匆那年為你講述楊通的故事。
在《第十個彈孔》里的插曲中,楊通飾演一個古靈精怪的小孩子魯小帆。
偷偷跑到正在洗澡的爸爸身后用樹枝嚇爸爸一大跳,他被發現后跑路的樣子逗得人們哈哈大笑。
光看這個插曲誰能想到這部劇其中還蘊含著多少心酸往事呢?
這部劇一經上線就好評如潮,背后的故事更是精彩到無數喜歡看電影的人前來二刷三刷,還獲得了1981年的優秀故事獎。
楊通的參演演繹出了一個經典,但他能參加演出卻是一個意外,這還要從他小時候說起。
他出生于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山東青島,家中父母只是普通的鐵路工人。
在父母以及兄長的關愛下,他從小就非常調皮。
一次偶然的機會,楊通陪著哥哥一起去試鏡,當時山東臺正在面試《誰最能》的演員。
雖然哥哥落選了,但古靈精怪的他卻被導演一眼相中,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讓他上場,沒想到卻收到了意料之外的反響。
楊通在劇中的表現出色,這也讓西安的電影制片廠對他頗有青睞。
當時該廠正在籌備拍攝《第十個彈孔》,需要一個人飾演炸橋兇手魯小帆的童年。
長相俊秀還古靈精怪的楊通便成了導演的最佳選擇,而楊通也沒有辜負導演的期待,將這部影片推向高潮。
楊通之后發展成什么樣了呢?
在拍攝《第十個彈孔》火了之后楊通變的家喻戶曉,與方超等人一起成為了8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童星。
與此同時各種劇本邀請接踵而至,先是接下了《四個小伙伴》的兒童電影。
這部電影教育意義濃厚,在當時教育片很少的年代具有非凡意義。
得到了諸多家長的認可的同時,還獲得了最佳榮譽獎等一系列獎項,甚至還有共和國意大利的銀牌獎章。
與楊通合作最多的還是長春電影制片廠,與該制片廠合作的過程中,《飛來的仙鶴》成為了最為經典的一部電影。
在劇中他是被養父母收養的苦命孩子小翔,一天作為舞蹈演員的白鷺來到此地采風。
還住在了小翔的養父母家,在居住的過程中她發現小翔就是她失蹤多年的親生兒子。
雖然最后小翔跟著生母來到了北京,但最后對養父母的思念讓他回到了養父母身邊。
劇中人物的悲歡離合也成為了一大看點,在鏡頭前表現出色的他還獲得了小百花優秀兒童演員獎,這部影片也獲得了1982年的優秀影片獎。
雖然到這個時候楊通的名聲已經很火了,但他并沒有在演藝圈長久地走下去。
《神奇的劍塔》成為了他童星生涯中最后的電影。在這部電影中他飾演阿虎,一個喜歡歷史的少年,與同伴一起幫助警方抓獲犯人。
在這部劇中他褪去了以往人們印象中的稚嫩,初現了少年人的模樣。
他在劇中表現優秀,即便沒有老戲骨搭配,他作為主角也能將場控做到極致,可謂是不可多得的天賦選手。
既然有天賦有實力有資源,楊通為什么會選擇不在演藝圈繼續發展下去呢?
14歲的楊通在思想上已經成熟,他覺得作為一個學生首要目標就是學習,他想要努力學習然后當上外交官。
這個夢想對于他來說很遙遠,周圍的人也都難以置信他居然能放下演藝生涯跑回去當個學生,畢竟當年一起長大的方超陸毅都選擇了在演藝圈繼續走下去。
楊通回歸校園生活后,就像個普通的學生一樣。
剛開始還會有些同學談論他演過電影的事情說事,不過在他不在意的心態下這種聲音越來越少,而童星這個稱呼也退出了他的生活。
演戲上楊通力求成為最好的,學習上也是一樣。
他憑借著頭懸梁錐刺股的毅力,成功考入了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他離外交官的夢想也是越來越近。
大學畢業后,他順利地進入到外交部工作。
此時他的舞臺已經從電影熒幕上扮演他人的人生,變成了記者發布會上展現自我的人生。
同為童星的方超卻因為沒有選擇好好學習,后來雖然努力了但因為先天條件不足,多次考電影學院失敗在餐廳端盤子。
后來雖然得到了好心人的幫助但他也一直后悔沒有好好學習,兩人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人唏噓不已。
童星出道能堅持到最后的能有多少,大部分都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泯然眾人。
而且為了演戲很多人都抽不出時間精力在學習上,即便事后醒悟卻已為時已晚。
而楊通的人間清醒便成為了演藝圈的一股清流,沒有被演藝圈紙醉金迷迷了眼睛的他成就了一番事業,他的意志力值得肯定和學習。
如果你是楊通,在演藝圈事業發展正火的時期,你會選擇回到校園嗎?說出你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