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下11月份的院線影片,頓時心如死灰。好在,海外流媒體有戲。這不,最近上映了一部爆米花動作爽片——超強的卡司有。國民男神玄彬+國民女神林允兒。簡直就是顏狗的天堂。

火爆刺激的動作戲有。
街頭飆車、火爆槍戰、近身肉搏,既有孤身深入虎穴,又有正邪巔峰對決。
每一個畫面都讓觀眾看得熱血沸騰。

更有大開地圖炮的爆笑梗,再次來襲。
分分鐘笑到你直不起腰。

話不多說,這就來看——
《共助2:國際》
??2:?????

距離《共助》第一部上映已經過去了五年,小妹先帶大家簡單介紹下前作。
特種精銳部隊出身的朝鮮刑警林哲令(玄彬 飾),在調查偽造紙幣的犯罪組織的過程中。
失去了妻子和戰友。

他在繼續調查造紙銅版的下落時,發現地下組織的頭目車奇成在韓國某地藏身。
為了將“叛賊”捉拿回國,林哲令和南韓刑警姜泰鎮(劉海真 飾)組成了南北共助搭檔。
一邊因為不同立場而互相試探,一邊又因為共同敵人而并肩作戰。

兩個人,一帥一諧,一動一靜,卻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
而影片的成功之處就是巧妙地安排了許多反差性的沖突笑料。
最經典的場面,莫過于“卷紙”打戲。
根據南北共助條款,異國警員不得使用武器。
于是,林哲令把一卷手紙浸泡在水里當做武器。

動作快準狠,一眨眼的功夫就撂倒一片,讓同行的姜泰鎮直接看傻眼。
而接下來的追擊戰中,姜泰鎮也想要效仿這一“名場面”。
沒想到,卻慘遭滑鐵盧。
不僅沒有絲毫帥氣可言,還笑料頻出,差點丟了小命。

除此之外,影片的很多動作戲也讓人大呼過癮。
主創從港片偷師了不少。
高架橋跑酷、公路追車、將半個身子掛在駕駛座外面,這些場面都夢回成龍的《警察故事》。

從動作設計到墜車場景,滿滿都是老港片的影子。
兩位主角更是成龍屬性點滿。
林哲令擁有成龍的好身手,姜泰鎮擁有成龍的狗屎運。
兩個人也在追兇過程中互補不足、協同合作,最后成為惺惺相惜的伙伴。
雖然說“雙雄”的設定有些套路化,但輕松的基調和火花四射的互動,還是拍出了誠意與新意。

第二部的故事雖然和第一部的劇情毫無聯系,但支線細節存在延續。
故事發展類似,但是劇情更加完整,動作場面也全面升級。
首先登場的是,是大反派張明俊(陳善圭 飾)。
他原本是朝鮮的一名軍人,但卻卷入了高層私欲的斗爭之中。
為此,妻女被殺,戰友遇害,他也成為了通緝要犯。

為了報仇,他竊走了國家的10億美金潛逃國外。
并輾轉于各個國家,從事毒品買賣。
FBI的探員杰克(丹尼爾·海尼 飾)好不容易將他抓獲,可還沒高興個幾分鐘,就被告知張明俊需要被引渡到朝鮮,接受審判。

(
有誰注意到,這可是《我叫金三順》的男主和男二誒~)
然而押送張明俊去機場的路上卻發生了意外,警車被路上埋伏的炸彈炸個粉碎,張明俊也被同伴救走。
等到張明俊再現身,已經是兩個月以后,他攜帶巨款出現在了韓國。

林哲令收到上司的指令,務必要將張明俊逮捕回國。
而與林哲令有過一次合作經驗的姜泰鎮則代表韓國方再次出山。
上司讓他一邊協助林哲令,一邊刺探出朝鮮的機密。

默契搭檔,再次攜手。
但不同的是,這次加了新的“伙伴”。
FBI探員杰克也來到了韓國,他對張明俊似乎也很感興趣。
雖然三伙人都帶著不同的目的,但目標卻是一致。
就這樣,3 VS 1 的“貓鼠游戲”開始了……

總的來說,《共助2》依然是一部爆米花動作喜劇。
“成龍味”的名場面全面升級。
大場面、大爆破、大動作三合一。
林哲令依然人狠話不多,目光所及之物皆可淪為武器,這次更是上演蒼蠅拍沾辣椒水大戰。
怎一個酸爽了得?

尤其是最后與反派的終極對決。
整段戲都發生在高樓外的腳手架上。
驚心動魄的打斗,讓緊張感懸念感頓時拉滿,觀眾也被帶入其中,連大氣都不敢喘。

姜泰鎮作為里面的“搞笑擔當”,依然執著于“東施效顰”。
騷操作不斷,但至于這觀感嘛……
只能說模仿得很好,下次不用再模仿了。

新加入的杰克則上演“紳士型格斗”。
高挑勻稱且孔武有力,堪稱“行走的荷爾蒙”。

搞笑戲方面,第二部繼承了前作的輕松和無厘頭,少了磨合的過程,共助小隊的相處更加溫馨融洽。
尤其是林哲令,人物形象變得立體生動,不再是冷冰冰的“殺人機器”。
和老搭檔再次見面會調侃↓

和老搭檔的家人相處也更加自然↓

面對花癡允兒的直球告白,雖然和前作一樣沒有招架之力,但顯然已經會玩“套路”了↓

無論是從制作方式還是故事內容來看,《共助2》還是一部合格的商業爽片。
它延續了第一部歡樂刺激的快節奏,又用喜劇的形式,去調侃和打趣南北關系。
這是同類型片里,難能可貴的一點。
它沒有刻意地去展現分裂之痛和同胞陌路的荒誕現實,而是選擇用輕松詼諧的方式去化解仇恨和憤怒。

身處在屏幕外的國人觀眾,或許會有人覺得這不過是韓影的又一次“意淫”。
銀幕上看到的是同仇敵愾、合力攻敵,可現實中卻是劍拔弩張、水火不容。
有點諷刺,也有點滑稽。
在小妹看來,暫且不說他們的影片是否能具有改變現實的意義。
但他們這種敢于直面民族創傷的勇氣,的確值得學習。
即使一直”打臉“,一直被嘲“敢拍卻改變不了”,但他們的電影始終飽含誠意,尊重著觀眾。
這樣的商業大片,不只韓國人需要,我們其實也很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