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昆侖神宮這部劇前10集很好,就算有一些改編也比較符合邏輯。對于明叔的改編也挺好,從完全的負面角色變成了一個重感情的奸商。考慮到后面的南海歸墟中明叔還有大量戲份,也改編的比較合理。阿香的選角也很好,妹子的顏值我很吃。就在我想:終于不是云南蟲谷那種瞎改的時候,10集之后直接給我幾個嘴巴子。這兩部都沒有超越《龍嶺迷窟》,甚至完全不如。私以為鬼吹燈最重要的就是下墓的那種詭譎神秘的感覺,和撥云見日的解謎。
龍嶺迷窟的解謎改編得很不錯,有一種確實在下墓解謎的緊張感,懸疑驚悚的氛圍也不拉垮。后面兩部沒有了,反倒走了奪寶奇兵那種探險的路子,看起來就是打怪獸走流程,碰到謎題要么就是偶然解開,要么就是寥寥幾句就解釋掉了。而且龍嶺迷窟里胡八一的陰陽風水那些玩意兒常掛在嘴邊,給人一種不明覺厲的感覺,哪怕說的有問題那也逼格擺出來了,要的就是這股味兒。而蟲谷和神宮這兩部,風水陰陽術基本上就沒用上,碰到不解之物大部分都是借雪莉楊之口說出原理。
咱也明白,為了過審,但是實在是過于生硬,強行解釋不說還非常斷節奏,正緊張探墓呢你擱那跟個導游一樣解說,觀感太差太差了,而且顯得胡八一很沒用,雪莉楊啥都懂。總之就是氛圍感不足,節奏太差,各種情節改編得也不是很好。
有些該解釋的比如鏡像空間這個反而又不解釋了,虛數空間這樣的概念應該不會過不了審核吧?這頂多算科幻跟封建迷信也不沾邊啊,怎么劇里就草草帶過了。對了,還有搞笑情節的安排上,也太多了。偶爾來一兩個緩和可以,但是總是劇情緊張的時候來幾句插科打諢,太破壞懸疑詭異的氛圍。再強調一遍,盜墓題材,氛圍感和解謎的探索感真的很重要,而不是簡單的一個場景打打怪,又過到下一個場景繼續打怪。當然謎題設置也很考驗編劇水平。
我覺得只要在能過審的情況下還是盡量保證和原作一致的謎題會好一些,怪物之類的非自然現象改得多點情有可原。潘粵明挺適合胡八一的。 你可以理解為一個退伍軍人,本來每天有大強度的操練和作戰任務。退下來之后,就不太鍛煉身體了,所以有點鼓出來了。 而且胡八一有戰后應激癥,估計睡眠質量也不行。所以老潘在劇里有點眼袋腫,蔫不拉答的也很正常。 明叔發福的過頭了,這樣的體質還能上喀拉米爾,其實沒什么道理,硬撐也不是這樣的撐法,太勉強了。
遙想當年的段譽…… 姜超的搞笑挺有意思的,但有時會顯得大腦反應很慢,也不知是為了搞笑而設定成這樣么。照道理,書中的王凱旋也不是這樣的人。 初一演的很不錯,有藏區康巴漢子的淳樸勇敢,造型特別符合。另兩個藏民演員,一直在笑,有時笑的太多,太客氣了。 此外,扮演輪回宗教主的演員挺幸苦的,一直蜷在冰面下壓著火焰,一動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