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卡維爾確認回歸DC,再度“成為”超人,讓無數粉絲翹首以盼。
要說卡維爾的“超人”之路可以稱得上相當坎坷。曾因年紀太大而錯過了《暮光之城》的愛德華,又因年紀太輕錯過了007的卡維爾,2002年終于成為籌備中的《超人歸來》的人選之一,然而這版也波折不斷,連換數個導演,甚至期間,卡維爾還跑去隔壁,試鏡過諾蘭版的“蝙蝠俠”。
最終,《超人歸來》的導筒花落布萊恩·辛格。后者在一卷試鏡帶中注意到布蘭登·羅斯,這讓他看到了“初代超人”克里斯托弗·里夫的影子,卡維爾的希望也終于落空。
《超人歸來》
2011年,導演扎克·施耐德再度重啟超人。據說,當時一切都還沒準備好,包括新版的制服,而當卡維爾身穿當年里夫款老舊的制服試鏡時,一下就打動了扎導(據他說,甚至震撼了在場所有人),他相信自己找到了屬于他的超人。
卡維爾穿著舊版制服試鏡。
在新超人登上銀幕后,DC漫畫中超人的面龐也越來越像卡維爾——卡維爾雖然身高不夠,但相貌和身材都沒得挑。
不過與里夫和羅斯符合古典主義審美的超人大為不同,卡維爾版超人曾因“不會笑”的陰郁性格而遭受質疑,后來又被卷入《正義聯盟》換導演補拍的混亂風波中,于是,我們在那部電影里又看到了一個強行搞笑的尷尬超人,這也讓卡維爾和DC的“超人夢”一度終結。
如果創造不出理想的超人形象,不如不做。這應該是DC的想法,所以我們已經13年沒有超人電影了,而這恰恰體現出超人這個角色的重要意義。
1932年,熱愛寫故事的杰里·西格爾和醉心繪畫的喬·舒斯特在經歷了一系列投稿失敗后,決定對二人之前創作的一個科幻人物進行認真修改,變成他們新漫畫的主人公“超人”。最初,“超人”是一個反派角色,因科學實驗失敗而意外擁有了心靈控制能力,于是開始用超能力作惡。其形象是禿頭——或許,這為后來DC標志性反派萊克斯·盧瑟提供了靈感。
漫畫中的盧瑟。
二人決定將超人改為正面角色,還為他加上了超級力量和刀槍不入的設定,為其設計了紅斗篷和藍色緊身衣,并參考運動員胸前的號碼布,將“Superman”的首字母S印在了超人的胸口。超人的人類身份“克拉克”的名字,則來自1930年代的好萊塢巨星克拉克·蓋博。
超人不僅是DC漫畫的頭牌英雄,更是美國漫畫史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超級英雄;1978年的電影版《超人》,則是好萊塢第一部主流大制作超級英雄電影,為超級英雄電影進入主流視野奠定基礎。超人在很多層面上都享有時代先鋒的地位。
78年版《超人》
誕生之初,超人是一個美好的夢,為真理和正義而戰的他,是人們對英雄的終極想象。被稱為“明日之子”的他,象征著人們憧憬的理想未來,是超級英雄最純粹的模樣。
不過,也正因為如此,超人很容易給人造成一種誤解,他似乎只是一個擁有超凡能力和完美價值觀的角色。雖全知全能,卻也是最無聊的。尤其是在酷愛吐槽的另類英雄和挖掘人性黑暗面的反派電影受到追捧的當下,超人所代表的樂觀積極和心懷希望,似乎已成了老一輩才會崇尚的“落后”觀念——這恐怕也是DC一直沒有重啟這一角色的重要原因。
但很多人依然愛超人,不僅僅是因為他能舉起一輛汽車,或者能赤手空拳抵御子彈,而是因為他是獨一無二的,且實際上具有很多深度挖掘的空間。
其獨特魅力,在于他蓋世神力背后的謙恭,和舉重若輕之下的溫柔。雖擁有無上神衹的特質,但又有著每一個普通人的喜怒哀樂。1978年版《超人》的主演克里斯托弗·里夫曾表示,超人代表的是一個真誠的朋友,在一個越發冷漠、缺乏理解與共情的社會中,這才是人們最需要的。一言以蔽之,超人是神性與人性的微妙平衡。
想要了解超人,必須將其人類身份克拉克·肯特的性格區分開來。他們是一體兩面的存在。克拉克是一位不起眼的記者,擁有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和困擾,也會為稿酬、房租以及感情發愁。
來自一顆廢墟星球的超人,通過克拉克這個身份在地球上尋找著自己的歸屬,就像一個渴望融入社會的外來移民——由于在美國堪薩斯農場長大的成長經歷,讓他與人類社會,尤其是與美國聯系更為緊密。
雖然超人能徒手將煤炭捏成鉆石,擁有足以統治世界的力量,可以輕而易舉成為新時代的救世主,甚至創立新的宗教,坐享萬人擁戴,即成為真正的神。但代表人性一面的克拉克,讓他總能在關鍵時刻避免迷失。所以《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中盧瑟關于神無法同時至善和全能的理論,在超人身上并沒有應驗。
順便說一下,可以看出,扎導確實在努力為超人注入與以往不同的現實主義思考,這才有了《超人:鋼鐵之軀》中超人不得不放下過去的宿命感,以及《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中神性責任與人性情感不能兼顧的悲哀。
其實,超人的形象、性格特點一直在隨時代前進而改變,這份轉變又總是以美國社會環境為背景。最早出現在漫畫中的超人,撫慰了因經濟大蕭條而失去方向的人們,那時的超人是擊敗邪惡陰謀的正義化身,故事中黑白分明的價值觀滿足了人們對社會公正的渴望。二戰爆發后,超人的核心理念發生了轉變,他的口頭禪在“真理和正義”的基礎上,新增了“為美國理念而戰”,這也意味著善惡不再是超人劃分敵我的唯一界線。
由此,超人的價值觀也并非完美無瑕,更不是堅如磐石。恰恰相反,超人的信念一直在經受考驗——至少在漫畫中如此。有時候,他還沒能經受住考驗,在各種道德困境與慘烈打擊下走上了危險的反英雄道路,于是成就了《不義聯盟:人間之神》、《超人正義聯盟》等經典;有時候,他經受住了考驗,在極端情況下依然做出了正確而艱難的選擇,也正是在這些時刻,超人的角色光輝比任何時候都耀眼——當所有人都認為世界需要一個更殘酷的英雄時,超人依然沒有選擇擁抱憤怒和仇恨,因為他相信英雄應該不只是救人性命,也要激勵人們成為更好的自己——這并不是古板,而是使超人形象更為立體,且更有厚度。
即使只是表現超人的“全能”也并不一定意味著無趣。因為他不可能只用一成不變的蠻力去應對敵人,而是會根據局勢靈活計劃,撒謊、設陷阱可能都不在話下。在《正義聯盟:閃點悖論》動畫電影中,當其他英雄都在手忙腳亂地用花哨能力解除炸彈時,超人則一臉輕松地讓炸彈在自己合緊的雙手中引爆,就相當令人忍俊不禁。
總之,關于超人,有太多話題值得呈現:外星移民、權力腐敗、種族主義等等。而當超人進入多元宇宙——隨著“閃電俠”的引入,DC必將步漫威后塵走上這一步——超人的“發揮”空間就更大了。
無論是超人,還是回歸的卡維爾,希望能等來一個懂他的創作者,挖掘出真正能展現超人魅力的好故事,迎來徹底的復興。
附:平行宇宙中“千奇百怪”的超人們
《正義聯盟:閃點悖論》動畫電影
世上從未有過超人,因為這個氪星嬰兒一落入地球就被美國政府關押研究。未曾見過陽光的他瘦骨嶙峋,因缺乏關愛而導致心智發育不足,最終與這個絕望的世界一同走向毀滅。
《不義聯盟:人間之神》漫畫
小丑用幻想誘使超人殺死懷孕的路易斯·萊恩,并用核彈夷平了大都會。受此刺激,失控的超人殺死了小丑,并用自己強大力量干預各國紛爭,用恐怖鎮壓來維系世界和平,并與蝙蝠俠決裂。
《正義聯盟:神明與怪物》動畫電影
在這個故事里,留著胡子的“超人”赫爾南·格拉是佐德將軍之子。他和實驗失敗成為吸血鬼的科學家“蝙蝠俠”、來自宇宙的公主“神奇女俠”一起組成了正義聯盟,手段極端。
《超人:超速子彈》漫畫
搭載著氪星遺孤的飛船降落在歌譚市,這個外星嬰兒被韋恩夫婦收養并取名為布魯斯。韋恩夫婦遇害后,“布魯斯”用超能力殺死了兇手,之后成為蝙蝠俠打擊犯罪。后來,邪惡企業家萊克斯·盧瑟發瘋,變成了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