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愛情》是由劉靜編劇,孔笙執導,實力派演員郭濤、梅婷、劉琳、任帥、劉天池等主演的家庭情感大劇,以上世紀五十年代直至新世紀之初時代滄桑巨變下“我的父母”的愛情為主線,演繹了幾個家庭兩代中國人的平凡平淡生活中的相親相愛與真善美。電視劇自二〇一四年在央視首播,深受廣大觀眾朋友們喜愛,八年來,一直在各個衛視頻道播出,熱度不減,各個年齡階段的觀眾都能從這部情感大劇中找到自己的看點。
在劇中,江德福這個角色是個情商極高的人,無論是在人生的重大抉擇時刻,還是日常生活中,這一點都有充分體現。且不說他當初追求安杰時的機智與智慧、以及放棄留校任教,僅僅是選擇上島戍防時的果斷抉擇,江德福都展現出了極高的情商。
最近觀劇時,又發現了一個展現江德福高情商的故事情節:在特定時間里,江德福給王海洋起“執跨”子弟的外號(如今,“執跨子弟”這個詞,在網絡上已經成為了是否看過《父母愛情》的標識之一)。
那么,江德福為什么要給人家王海洋起一個“執跨”子弟的外號呢?真的是他識字不多,念別字,把“紈绔”子弟說成了“執跨”子弟?也許并非是這樣。
首先要強調的是,嚴格來說,王海洋的這個外號的原始版權并不屬于江德福,或許,在江德福叫王海洋“執跨”子弟時,島上早已有人稱呼他的兒子江衛國為紈绔子弟了。江德福之所以叫人家王海洋為“執跨”子弟,只不過是一種廣而宣傳、轉移視線和軟性反擊王振彪的展現方式。
江德福是什么時候叫王海洋“執跨”子弟的?是在他幫助自己的和親戚的幾個孩子當兵之后。
可能很多觀眾也有同感:江德福憑什么叫人家王海洋”執跨子弟”?比起堅持讀書、保持身我王海洋,少年時代的江衛國、江衛東似乎更像是紈绔子弟。
江德福因為私下帶江衛國打靶,在會上作了自我批評,后來又安排江衛東和其他幾個親戚的孩子當兵,影響可能有些不太好,作為政委的王振彪難免會有一些意見,無論在公開場合,還是在私下里可能會說江司令怎么怎么樣。而江德福呢,自己做得也不是很好,所以也沒辦法回應,也不能回應。
王振彪嫌江德福教子無方,江德福又不能直接懟人家王政委,然而,他隨口給王海洋安個“執跨”子弟的外號,一下子就成為了傳遍全島的笑話,這這看似是大老粗江德福的無心口誤,也許是他有意而為之,你王振彪不是整天看不順眼我嗎?我讓你兒子的“執跨”子弟的名聲傳遍全島,看你怎么辦?
然而,表面上看,江德福這一高情商的操作看似立竿見影的(王海洋離島下鄉),實則間接成就了王振彪和王海洋父子,沒過多久,二十多歲的王海洋就在當兵和下鄉之間做出了選擇,離開了島上,回鄉臥薪嘗膽,終究是考上了北大,而王振彪呢,幾個月之后也調離島上成為了軍首長。不過,拋開結果,單從江德福給王海洋起“執跨”子弟這個外號的短期效果來看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