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賬號:無窮小亮的科普日常
抖音粉絲:1440萬
視頻播放量:數十萬至一百萬,最高達到250萬播放量
變現方式:櫥窗商品、廣告合作
“水猴子”和無窮小亮的故事
有段時間,互聯網上開始出現很多有關“水猴子”的話題內容,不過由于人類共通的獵奇心理,就像看尼斯湖水怪一樣,即使這些“水猴子”視頻多數都是假的,但也無法阻止網友們樂此不疲不斷追尋“水猴子”的蹤跡。當很多網友對于“水猴子”的真假難辨的時候,就會請出一位生物領域的科普博主來講解和分辨,他就叫做“無窮小亮”,也被稱作博物君。

無窮小亮本職工作是國家地理雜志社的一名專業編輯,同時也是《博物》雜志的策劃總監。最早網友們認識小亮還要從他運營《博物雜志》官方微博開始,他以比較俏皮有趣的方式與年輕的網友們互動。不過其專業的業務能力才真的吸引了很多粉絲。由于小亮大學專業是植物和昆蟲相關的,經常會分享很多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但不知名的植物或昆蟲,并幫助很多網友解答相關的動植物知識。其幽默詼諧的解答方式,加上通俗易懂的解說,引得了不少網友的關注。
科普生物知識的小亮和“水猴子”又有什么關系呢?原來小亮在自己的《亮記生物鑒定:網絡熱傳生物鑒定》系列視頻中,科普了很多網絡視頻中的生物,其中就有很多網友們關心的“水猴子”。于是在很多期視頻中小亮都科普解釋了所謂的“水猴子”的真相,在這些“水猴子”中出現了不少搞笑、“智商鑒定”級別的畫面,加上小亮自帶的詼諧解說旁白,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喜愛。于是之后很多網友每當看到“水猴子”相關的報道、信息,都紛紛找小亮進行解答。于是小亮和他的《博物雜志》也因“水猴子”這段不解情緣被更多人熟知。
短視頻讓科普更直觀,傳播也更廣
短視頻平臺火熱后,小亮也在抖音上開設了自己的賬號,并且借助短視頻這種更直觀的視頻方式講解科普各種生物知識。在他發布的視頻中,除了一部分是正正經經的科普外,還有不少是揭穿短視頻平臺上各種“民間謠言”、“民間偽科學”等知識,由于揭穿的一些知識實在過于搞笑,因此每一期的觀看及點贊也相當高。

2019年年底小亮才創建了抖音賬號,初期視頻的播放量僅為數萬,甚至只有1~2萬,但是在幾個月之后,他的視頻平均播放量已經達到了數十萬級別,甚至是200萬播放量。一年后他在抖音的粉絲也達到了1400萬,并獲得抖音“優質科普自媒體”認證。一年內在單一平臺上就可以獲得千萬粉絲的積累,這樣的粉絲增長速度,無論放在哪一個平臺上都是“現象級”的。小亮和他的《博物雜志》也給了很多傳統書刊雜志利用新媒體宣傳作出了很好的榜樣。
短視頻平臺知識付費內容缺乏競爭
數據顯示,近幾年國內在線教育市場規模不斷增長,在2018年市場規模就已達到2456億元,是2012年的5倍。知識付費的形式也十分多樣,包括訂閱模式、單次付費模式、打賞模式等。同時近幾年各種知識付費App不斷涌現,包括喜馬拉雅、知乎、蜻蜓FM等均在各自知識付費領域拿下不少用戶。這些也說明實際上很多網友是認可用付費方式來獲取知識的。
在面對線上付費知識,像《博物雜志》這種傳統書刊雜志想要和互聯網模式的付費知識競爭的話,那么肯定需要借助短視頻、微博等新媒體方式來傳播,從而獲得更多的關注度。小亮和他的博物就剛好利用了短視頻來科普知識,同時也可以借助商店櫥窗來賣自己的科普書籍。尤其在抖音這種知識類短視頻比較匱乏的平臺,競爭性相對小,也更需要專業性更強的科普知識類媒體進入。

(圖源:艾媒咨詢)
進軍短視頻平臺賣知識,傳統書刊雜志不妨試一試
在不少視頻網站上,知識科普已經成為了一大熱門板塊,不少念念新聞稿子、機構研究報告數據的視頻創作者也可以輕松拿到數十萬的播放量,甚至還有一些偏離事實基礎、做出偽科學研究的也能獲得平臺的支持。這正說明了知識科普領域的視頻內容,需要更多業務能力更強、有科普精神的創作者出現。
根據北京開卷1月7日發布的《2020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報告》顯示,2020年全國超過196萬種書沒有賣出1000冊。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9.27億,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為8.73億,占整體網民超八成。一邊是賣不出去的圖書,一邊是擁有數億的用戶和宣傳窗口,在短視頻平臺賣書看起來也有成功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