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關于我媽的一切》,一個簡單的故事,從劇情來講沒有太多新穎之處,但勝在影片通過細節(jié)表現(xiàn)的很棒,劇情中沖突不斷,故事卻在沖突中不斷升華。電影的主題是整部影片的靈魂,通過鏡頭語言將母愛的主題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影片中最先打動人心的是季佩珍,在樓上從窗戶看著女兒離開時的鏡頭采用俯拍關系與框架式結構把母親對女兒依依不舍的心情渲染出來,同時也從側面顯示了季佩珍對女兒深沉濃厚的母愛,突出電影主題。

“這部電影很感人,觀眾幾乎一直在哭。”這是我看完這部電影之后,最直接的想法。毫無疑問,即使不是拍電影,只是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母親也是偉大的,母女矛盾無法避免,正是這些最平淡、最普通的點點滴滴,才反復戳中我的淚點,讓我情不自禁聯(lián)想到自己的母親和家庭,讓我在觀影時一直痛哭流涕,電影結束很久之后仍難以平復心情。

可是等痛哭的欲望淡化之后,我開始細細回味,就發(fā)現(xiàn)了很多我自認為不足的地方。顯然,從這部電影的營銷就可以看出。母親季佩珍為了女兒,她在最接近夢想的時候選擇了放棄,之后更是像個圣母,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操心;女兒李小美一心擺脫母親的掌控,甚至失去道德底線,甘愿做一個第三者;舅舅季佩奇中年叛逆,無所事事不務正業(yè),只會抱怨和指責。

相比之下,父親李文舫似乎是最好的那一個,如果他能再多關心一點自己的妻子的話。季佩珍實在太慘了,為了突出她的“慘”,編劇似乎是在強行設計人物的各種折騰。然而讓我覺得不真實的是,這些不理智不成熟的成年人,在得知季佩珍僅剩四個月的生命之后,立馬就變得懂事大方,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小美知道媽媽有癌癥,但是還是會和媽媽發(fā)脾氣。很多人在彈幕罵她不孝順,但是又有多少人和她一樣,即使知道媽媽年紀大了還在和媽媽頂嘴呢?不是所有人可以在一瞬間改變自己的性格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媽媽佩珍對女兒的愛也很真實。

現(xiàn)實生活中,就是很多父母的管束都是以“為你好”“以為你喜歡”而表現(xiàn)的。不是所有的父母都那么完美,他們也是第一次當父母。 其次,我認為這部影片沒有為了強行催淚而制造淚點。情節(jié)的出現(xiàn)都沒有莫名其妙,可能是我淚點低,我都能很好的感受到這些感動的地方,眼淚也是自然的嘩嘩嘩落。很多人說強行催淚,可能是因為你們淚點比較高吧。

從李小美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總是想要自己獨當一面。但是我的共情僅限于此,在媽媽季佩珍被查出惡性腫瘤之后的故事內容,化療、掉頭發(fā)這些情節(jié)都不用去想,劇情都是這樣寫的,沒有新意。展現(xiàn)母愛的方面可以是細膩,生活中的點滴,而不是過度地去制造矛盾沖突來體現(xiàn)。演員演技方面,我沒看過主演徐帆、張婧儀的作品,所以也沒法去斷定演得好壞。

但從這部電影中直觀地展現(xiàn),徐帆(季佩珍)的聲音有些太矯揉造作了,難以適應;張婧儀(李小美)在抱怨時的演技我覺得還是不錯的。總的來說,劇情老套、平淡無奇,故事屬于看了開頭,就能猜到結局。但,母愛就是這么平淡無奇,平淡到每個人都有機會享受媽媽的關懷與疼愛。母愛淳樸到幾乎讓所人都認為是“理所應當”,母愛如同水和空氣一樣,但我們卻忽略了,它們是獨一無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