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何關系,不強求便不累,不執著就不苦。作者:洞見yebo作家蘇芩說過這樣一句話:真正的疏遠,總愛穿著熱情的衣服;真正的熱情,卻常著一身疏遠的行頭。曾經我們總以為,熱烈是維持一段關系的法寶。在涉世漸深,見識過人心,吃過虧踩過坑以后才明白:保持距離,不失分寸,才是與人相處最大的清醒。在這個浮躁的世界里,真正長久的關系,都有點淡漠,有點心狠,有點涼薄。1淡漠一點太宰治在《人間失格》里說:“無論對誰,太過熱情,就增加了不被珍惜的概率。”與人交往,過于親熱,會讓你的付出變得廉價,最終使真心錯付。看過劉德華和演員杜汶澤的故事。2002年,在拍攝《無間道》時,兩人相識,并很快成為好友。杜汶澤結婚時,劉德華不僅送出豪禮,還主動為他當伴郎,忙前忙后。杜汶澤遇到困難后,又是劉德華第一時間伸出援手,將自己的豪宅低價租給他。后來杜汶澤想拍電影《伊莎貝拉》,一時間拉不來投資。聽到消息,劉德華二話不說投資千萬港元,為他鋪路。結果電影票房非常慘淡,所有投資都打了水漂。這時,杜汶澤卻還想拍續集,劉德華好心勸他再考慮考慮,換個項目。沒想到杜汶澤立馬不干了,他到處散播劉德華的壞話,說他是奸詐小人。劉德華一怒之下,從此斷絕了與杜汶澤的來往。很多時候,你奮不顧身對一個人好,掏心掏肺地付出,換來的很可能卻是深深的辜負。林清玄在《清涼菩提》里,說過一句話:“世事靜方見,人情淡始長。”人和人之間,多點淡漠,感情才能綿長,也讓彼此處得久遠。演員陳道明,也曾談及自己的交友觀。他直言,自己不會跟任何朋友甜如蜜,也不會讓朋友跟他過于熱絡。每當朋友跟他講起私事,他不僅沒有興趣聽,還會主動制止。他說:“朋友之間,真到了掏心窩子的時候,就離分開不遠了。”幾十年來,他從不與朋友交往過密,也拒絕別人過度的親熱。這種冷淡的性格,卻沒有使別人疏遠他,反而讓和他接觸過的人都感到如沐春風。畢淑敏說:“親近地保持距離,或許才是最恰當的交際方式。”一段關系,來得熱烈,未必能長久持續;不遠不近,未必會很快離分。與人相處,不必一味取悅,也不必強行迎合。好的關系都是淡淡交,慢慢處,在淡漠中保持一份松弛舒適。

2心狠一點生活中,你是否有過類似的經歷:熟人有事向你求助,你抹不開臉面答應了,最后為別人的事忙得焦頭爛額。明明工作已經焦頭爛額,同事卻找你幫忙,你說不出拒絕,只能留下繼續加班。朋友問你借錢,聲淚俱下,你于心不忍,從自己的生活費里拿出錢接濟他。面對別人的請求,你全都應承下來,不僅讓自己不堪重負,還會讓關系失去界限。正如白巖松說的:“為什么別人越來越不把你當回事,因為你太好說話。什么事情,一找你就答應,什么東西,一要你就給。”再好的關系,若總是處處妥協,事事退讓,也只會讓相處越來越累。齊白石早年剛成名時,一個叫李徽之的朋友,有一天登門求畫。看在過往的交情上,齊白石欣然提筆為他畫了一幅。誰知道沒多久,李徽之又來求畫,并且指定要畫一條大鯉魚。齊白石心里很不舒服,卻還是捏著鼻子作了畫。這樣,李徽之隔三差五便來求畫,其他朋友聽說后,也紛紛上門求畫。齊白石不堪其擾,寧愿整天躲在外面,也不愿回家面對朋友。后來,他終于狠下心來,在客廳貼了這樣一張門條:“賣畫不論交情,君子有恥,請照潤格出錢。”不論關系親疏,想要求畫,先給錢,否則免談。這一下,盡管還有人來向他求畫,但避免了人情糾葛,大家關系變得簡單,朋友對他也越發尊敬。電影《教父》中,有一句臺詞:“沒有邊界的心軟,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毫無原則的仁慈,只會讓對方為所欲為。”成年人的交往,善良要有原則,付出要有底線。很多時候,與其一味容忍,不如心硬一點,該拒絕處當拒絕,該狠心時就狠心。只有明確一定的邊界,才是維系一段關系的長久之計。3涼薄一點網上有一個提問:“與人相處,最自在的狀態是什么?”底下有個高贊回答說:“既不委屈自己,也不虧欠別人,各自為安,兩不相欠。”好的關系,不因過于疏離而尷尬,也不因過于親近而負累。前段時間,作家李筱懿邀請易中天教授做客自己的直播間。幾天后,她的一個朋友,就托她向易中天求套簽名書。李筱懿回復說:“很抱歉,我辦不到,我也沒有易老師微信。”朋友覺得很奇怪,問:“你們是朋友,怎么可能會沒有聯系?”李筱懿解釋說,易老師是70多歲的老人家,通訊錄多一人就多些紛擾,不如清凈點好。所以自己沒有要求加易老師的微信,有事就托編輯轉達。這樣有事就聯系,平時互不打擾,反而彼此都比較舒服。年輕時,我們試圖通過密切聯系、頻繁互動,來拉近彼此距離,保持親密;后來才發現,守住分寸感,為關系留白,才是對一段感情最好的看重。正如梁實秋在《談友誼》里寫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因為淡所以才能不膩,才能持久。”其實,最好的關系,是各自帶著涼薄。它也不需要天天見面,也不用刻意找對方聊天。而是,你們即使很久沒見,面對面時,也能侃侃而談、不拘謹、也不冷場。有一句話說得好:感情最好的狀態,就是彼此在意,各自隨意。在一起時,自然和樂,不在一起時,各自安好。任何關系,不強求便不累,不執著就不苦。涼薄一些,遠近隨心,親疏隨緣,才是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相處模式。▽心理學中,有一個“淬火效應”:“淬火”是金屬加工最重要的一道環節,當金屬加熱到一定溫度,必須經過冷卻處理,才能提升硬度和耐磨性。人際關系中也是一樣,長久的關系,需要互相溫暖,更需要適當冷卻。親而有間,熟不逾矩的相處,才最讓人舒心自在。點個贊吧,愿我們把握好尺度與距離,都能收獲真正舒適長久的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