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在各方的共同推動下,已經進入了爆發增長階段。近日,艾媒研究院發布了《2020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白皮書》,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核心產業市場規模超過1500億元,預計在2025年將超過4000億元。
如今,人工智能已經發展成為一種潮流趨勢,在各個行業和領域,人工智能技術都有非常廣泛的實踐,科技創新層次也在不斷加深。面對人工智能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如何乘勢發展、順勢而為成為眾多行業的重中之重。創辦于2014年的量化派,以“數據驅動世界,智能點亮生活”為愿景,利用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大數據等技術,為電商、旅游、出行、汽車、數字經濟等多個場景的合作伙伴,提供數據驅動的智能技術解決方案。
作為人工智能等眾多新技術的實踐者,量化派正努力為企業智能化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賦能企業增效提速
人工智能,既是國家戰略中科技的重要前沿陣地,又是能與各產業深度融合,推動企業提高效率,幫助產業特別是新興產業的價值鏈邁進高端的重要引擎,
可以說,人工智能不僅是企業某一項業務的智能化升級,更是整體業務創新、效率提升的有力抓手。依靠人工智能,把先進技術廣泛應用于企業各個環節,加大自主研發投入,促進與人工智能的融合,已經是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誰想要擁有未來,就必須抓住科技。未來,企業在發展中必須要進一步創新,并牢牢抓住人工智能,提高自身的產業地位和核心競爭力,而量化派所努力的方向,就是在企業與人工智能之間搭橋建路,并結合場景需求提供精準的流量聚合輸出,有效提升各領域各行業效率。截至目前,量化派已與國內外超過 500 家機構和公司達成深度合作,致力于建設更有活力的共贏生態,推動數字經濟可持續發展。
依托于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科技,量化派在多元場景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在多個行業把來自于消費者、行業市場、企業內部的數據結合起來,形成智能決策,推動業務流程自動化、運營精準化,提升產品服務能力,推動企業實現規模化增長。
迎接未來助力智能化進程
《2020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白皮書》中指出,在未來,中國有望發展為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市場。這得益于互聯網的蓬勃發展,以及新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應用。
在科技持續迭代的同時,新一代人工智能與各行業領域融合發展,正引領經濟與社會的全面智能化升級。在一次采訪中,量化派創始人兼CEO周灝也表示,量化派會積極把握住中國進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契機,參與到推動互聯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做大做強數字經濟的歷史進程中來。
從新技術誕生,到新技術應用,再到新產品開發,一批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如雨后春筍,智能化正在不斷靠近這個時代,而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各產業領域的融合發展,也正大大加速智能化時代的到來。
但要真正實現經濟和社會的智能化發展,依然面臨著很大挑戰。不難看出在很多垂直領域,泛用性的人工智能技術已經無法滿足發展需求,而在技術專業化、發展生態化和監管規范化等方面也存在諸多薄弱環節。
面對接踵而至的機遇和挑戰,量化派正用實踐趟出自己的路,通過產品開發、流量與場景接入、決策支持、智能營銷等多種智能工具,構建多層次的服務體系,幫助各類機構快速實現智能化轉型和業務落地,從而打造更有活力的共贏生態。在億歐智庫發布的《2019中國人工智能商業落地研究報告》中,也對量化派給出這樣的評價:在復雜的場景和充分的周期中,沉淀有海量多維數據資產的量化派,利用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為行業全鏈條的企業提供基于標準化、模塊化、定制化的全流程服務能力,可以精準定義用戶需求,幫助企業高效實現數字化轉型。
在數字化、網絡化大發展背景下,人工智能高速增長態勢不會減弱,而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也必將成為科技發展的核心驅動。未來,量化派會幫助更多企業快速實現數字化轉型,為社會和經濟智能化進程添磚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