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問最近有什么值得看的“大劇”,那一定是眾星閃耀的獻禮大劇《我們這十年》,用十一個獨立的單元故事去展現國家十年的發展,主要演員高達38名,幾乎每個單元開播,都要上一波熱搜。目前該劇已經更新到由王凱和袁弘共同主演的《沙漠之光》。
在《我們這十年》里,離我們最遠的同時又最和我們息息相關的大事件就是以“一帶一路”建設作為故事切入點的《沙漠之光》,如果說其他的故事講的是精神與文化的傳承,那么在王凱主演的這個故事里,就展示了中國為什么會被稱為“基建狂魔”。
但是這個單元又是最不討喜的一部分,從故事本身來說,“一帶一路”的光伏計劃大部分觀眾都只在新聞里看到過,從感覺上離我們比較遠,其次因為異國他鄉的設定,劇中的大部分交流都是阿拉伯語,讓觀眾很難有代入感。
好在雖然故事不夠討喜,但是演員卻足夠給力,擁有無數代表作的“老干部”王凱加上部部都是精品的袁弘,還有飾演女主角的朱顏曼滋,這三個人在一起搭戲的時候,那種渾然天成的松弛感一下子就融進了劇情環境,讓觀眾覺得他們就是光伏發電計劃的建設者。
沙漠、異國他鄉、貧窮、缺水、光伏發電,這五個關鍵詞連接起來,立刻大就勾勒出了整個故事的中心,那就是以陳宇(王凱飾)為首的中國建設者奔赴萬里來到北非蘇布拉,帶領隊伍共同建設起世界上最大的光伏發電站,既是援非,也是國家經濟與科技騰飛的直接體現。
故事雖然簡單,但是整個敘述過程卻一波三折,陳宇作為建設光伏發電計劃的項目負責人,來到蘇布拉之后立刻被現實環境給“打懵了”,又缺人又缺設備,再加上水土不服引發的各種小毛病和與當地人的摩擦與誤解,再加上一個瘋狂拖后腿的宋迪文,簡直就是地獄開局,于是陳宇每次瘋狂找信號匯報進度都成了一本正經的訴苦大會。
因為工作進度推進艱難,導演干脆用留守少年哈桑作為故事切入點,一個對萬事萬物保留好奇心的沙漠少年,還有一頭和他相依為命的小羊羔圖圖,不得不說陳宇幫小男孩救羊這一段故事實在是太暖心了,也正是他和當地人相處時的這份真誠,才解決了當地人對于光伏發電站的誤解。
從演員的表現上來說,王凱的演技沒得挑,他飾演的項目負責人陳宇沉穩又靠譜,與以往《瑯琊榜》、《偽裝者》、《山海情》中儒雅斯文的形象略有不同,雖然穿起西裝仍舊風度翩翩,但是整個人卻多了一絲被風沙打磨后的粗糲感,和所處的環境非常相稱。
袁弘飾演的宋迪文在首播內容里顯得有些“不靠譜”,老大陳宇為了開展工作忙得腳不沾地,而他一到沙漠就直奔“美女”,各種撩妹情話一套一套的,辦起事情卻極其不靠譜,明明知道當地人缺水以及對他們這些外來人的不信任,還是選擇偷水,引發了一輪又一輪的矛盾,如果不是有陳宇兜底,恐怕整個項目都要被他攪黃了。
除了演員出色外,為了讓觀眾更加身臨其境,導演和整個制作團隊更是大手筆的在寧夏中衛沙漠區搭建了許多實景,但因為故事的發生地在北非蘇布拉,除了外景之外,內景更是處處帶有阿拉伯風格,這無疑是給拍攝時長非常緊張的創作團隊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而萬幸的是,在今年國慶檔驚艷亮相的《萬里歸途》電影劇組當時也在寧夏取景,最后直接把他們拍攝所搭建的場地和群演都借給了《沙漠之光》,這才讓這一單元能夠將更加真實的沙漠風光展現給觀眾,今年最令人驚喜的獻禮電影加上最值得觀看的獻禮劇,這樣的“強強聯合”才是這個故事脫穎而出成為整部劇重點故事的關鍵。
總的來說,《沙漠之光》不僅延續了《我們這十年》前幾個單元故事的精彩,更是讓觀眾看到了國家騰飛這十年里除了精神文化之外的硬實力發展,故事精彩、演員給力,非常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