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我們》這部劇,帶我們陷入,耿耿余淮之間的那些故事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電視劇《最好的我們》,其實我沒什么可說的,哭了好幾次,也不知道到底是為了什么哭,也許是哭劇中人的青春,也許是哭我自己的青春。看這部劇,你會不自覺地回憶起自己的青春,有暴曬的軍訓,有開學的摸底考試,有大汗淋漓的全校籃球賽,有大家共同排演的話劇,還有每天的值日,課后的學習互助小組,沒聽懂的題,偷偷摸摸在課上寫的其他科目作業,一次次的模考和排名,黑板上的高考倒計時,以及那些曾在你青春停駐過的人們。
你會想起那些青澀的愛戀,跌跌撞撞的友情,對未來迷茫又堅定的懵懂的自己,以及那些青春。陷入耿耿余淮之間那些細碎而美好的日常,也喜歡耿耿與貝塔之前的友情。耿耿余淮一起被罰,在器材室聽《晴天》。耿耿在天臺上給余淮“打針”,余淮放在窗臺上的花和紙條,為睡著她拉上遮陽窗簾。在最好的我們里,余淮是真實可觸摸的,他是青春校園里可能遇見的青春陽光明朗的少年,他帶給耿耿的是感動,是欣喜,是快樂。
相處中的誤會使他們彼此更加珍惜對方,整部劇沒有過膩的甜言蜜語,有的是陪伴彼此上下學共同進步的每一天,他們為對方做的那些細小瑣碎的日常讓人感動。情意于無形,潤物細無聲卻最是撓人。《最好的我們》把我又一遍的帶到了中學時代,關于青春時光里的暗戀,為他和某個女生走太近而吃醋,和他一起說話打鬧,悄悄關注他,小心隱藏自己的情感。
三年的振華校園時光,他們在成長,督促彼此變得更加優秀。平淡,真實,充滿喜樂與擔憂的歲月交織著,成了一段密密麻麻的情絲。最后耿耿去了北京,讀了夢想的大學,選擇了喜歡的職業,成為業內知名的攝影師。路星河即便苦追耿耿多年,求婚多次被拒也不曾荒廢手中的畫筆,成為擁有多家畫廊的暢銷畫家。
余淮經歷高考失利,家庭變故與耿耿斷連之下,沒有自暴自棄放棄學業,而是用三年時間就拿到全額獎學金赴美讀博。任命運如何翻云弄雨,他們每個人都沒有被感情上的遺憾耽誤自己人生的腳步,他們都以自己所能成為的最好姿態走向明天或等待重逢。每個人都一直走在讓自己變得更好的那條路上,可能這就是《最好的我們》的延伸意義吧十年前的他是最好的他,十年后的我是最好的我。
這個故事最美妙之處就在于,它給了我們勇氣和力量,去把所看到的虛構,變成能做得到的真實。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世界上唯一可能的就是不可能。分別多年后,耿耿和余淮兩人在晚秋高地的再次見面,他們曾一起種下的樹。還記得故事開始于振華中學的圍欄,那個被欄桿卡脖子的少女和籃球誤撞上的少年。我們的耿耿余淮,就是最好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