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獻禮劇在國產劇中都屬于天花板級別的存在,近年來播出的獻禮劇中,就出現了《功勛》和《光榮與夢想》這些質量高口碑好的影視劇,遺憾的是很多獻禮劇選擇的展現方式都是單元劇,一部劇中對于每個單元刻畫的故事都不一樣,特別是近期播出的《我們這十年》,也是非常經典的代表,就現在的情況來說,《我們這十年》播出的單元劇里面,《熱愛》引起的討論是最多的,但是故事最接地氣且充滿共情力的肯定是《一日三餐》,不過現在播出的《心之所向》也讓大家感受到了驚艷,收視也是在節節攀升。
有一說一,題材種類雖然比較多,但是其中的農村劇受眾群體相對而言是比較少的,而且拍出的農村劇,大多都無法讓人們滿意。畢竟之前刻畫農村的時候,都是刻板和嚴肅的展現方式,幾乎找不到看點,其次幾乎在所有刻畫農村的影視劇里面,都看不到農村才有的品質,怎么看都充滿了懸浮感,可觀賞性很差。不過《心之所向》卻不需要擔心這些問題,刻畫的是本來在大城市有光明前程的年輕人,在大都市的收入就達到了1萬以上,可是她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對未來的規劃。在家中人無法理解自己的時候,她還是重返鄉村。
絕對在這個地方打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也許在別人的眼中,是李心遙承受不了大城市造成的壓力,來到了鄉村中啃老,可實際上,李心遙是發現了政策的走向,準備依靠農村田地各干各的轉變到新時代種植方式的改變。相較于不少農村劇中,都是硬逼著在自己領域內充滿希望的年輕人,前往農村體會苦日子。可是《心之所向》卻不會故意去限制年輕人的思想,更多的是將李心遙對于家鄉以后發展的期望,也刻畫出了新時代下青年人不僅很勇敢,也選擇一步一個腳印的方式去改變自己的生活。
不過,雖然出發點和對未來的暢想是美好的,可是李心遙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畢竟家鄉里面的老人都很守舊,難免會對李心遙的所作所為議論紛紛,難免老一輩無法理解自己甚至還會為自己擔心。現在《心之所向》中對于戲份的刻畫還在推進中,大家卻能在主角的身上看到精氣神,看到普通大眾和領導身上的可愛,他們在聯手度過了重重挑戰后,將鄉村振興中遇到的各種困擾,將農業發展迎來現代化改革之后的場景,呈現到大家的面前。
回憶起《心之所向》剛播前兩集的時候,整個鄉村都是非常接地氣的,從各個方面都可以看到國產劇的品質,看到國產劇的底氣,當然了一部劇對于場景和劇情刻畫的再完美,對于邏輯把握的再縝密,如果演員的選擇和人物的契合度不是很高的情況下,也不會讓這部劇有這么高的熱度,毫無疑問,這部劇在選角這個方面也做到了很出色,當所有的優勢都放到一起的時候,這部劇注定會成為火出圈的單元劇,也期待接下來劇情的發展,能夠給大家呈現更多的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