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鴻蒙正在經歷最關鍵的商業攻堅階段。
2021年,華為宣布將鴻蒙操作系統的基礎能力全部捐獻給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開源項目名為OpenHarmony(業內亦稱為“開源鴻蒙”)。此后,各個廠家都可以平等地在開放原子基金會獲得代碼,生態企業可以根據各自的業務訴求做自己的產品。
開源兩年后,OpenHarmony在部分領域取得了一定進展。在C端,美的和蘇泊爾等家電品牌加入OpenHarmony生態,但手機廠商暫未見行動;在B端,深開鴻、統信軟件、軟通動力、中科創達也紛紛發布了基于OpenHarmony打造的操作系統,并向各行各業輸出。
目前,參與OpenHarmony共建的企業超過100家,但距離一個龐大的生態仍有不少距離。有多少家企業愿意加入這一棋局,是決定開源鴻蒙能否枝繁葉茂的關鍵。
統信軟件是最早參與共建的一批企業之一。統信軟件產品線總經理林明祥在接受界面新聞專訪時表示,目前公司已經與華為達成合作,面向政務、教育、金融等領域定制化開發OpenHarmony商業發行版——這是一項大工程,據他估算,統信已有上千人參與項目研發工作,相關投入已經過億。
如今,統信這一套智能終端操作系統已經在不同形態的智能設備上落地應用。金融和政企是落地最快的兩大領域,比如疫情期間常見的門禁系統、POS機、云喇叭等金融終端、電力場景巡檢設備等。
一直以來,安卓都是這些設備搭載的主流操作系統,OpenHarmony想要在短時間內替代并不容易。
從統信過往的調研來看,智能終端廠商最關注的是遷移成本和我們這套操作系統的實用性。如果切換一套系統反而抬高了他們的成本,或者說不能解決實際問題,那OpenHarmony也就很難說得上成功。
為了解決遷移成本的問題,統信在操作系統上做了與現有安卓生態的兼容,也提供便于遷移改造的工具,便于客戶在拿到新設備后可以第一時間用起來。“可以讓他們先用上國產的系統和設備,再逐步地去遷移業務系統,既完成了替換,也可以保證業務平穩過渡。”
至于具體的產品體驗上,林明祥認為這恰恰是OpenHarmony的優勢。他舉例,過去常見的POS機等設備,和消費電子產品中的平板、手機相比,在操作順滑程度、響應時間上有明顯的差距,因為許多B端產品往往只是把芯片公司提供的公開版本移植到自己的設備中,而不會定期做體驗上的優化,OpenHarmony則能夠改善這個問題。
但安卓生態壁壘之高,并非一家廠商所能較量。這不僅僅需要操作系統的配合,更需要從芯片、操作系統、終端到軟件應用這一全鏈條的參與,形成產業聯盟,才有助于生態的拓展。
林明祥認為,國外的操作系統之所以成熟,首先是有發展的先機。例如,微軟和英特爾很早就已經形成了事實聯盟,并且也吸引了相當多的軟件人才。“這些尖端人才和他們所掌握的技術,是國內需要花很長時間來培養和追趕的。”
“但無論如何,我們會堅定在OpenHarmony生態上進行投入”,林明祥說:“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已經被扶持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在這個時機下,發展自主可控、更有安全保障的國產操作系統是很有必要的。”
林明祥透露,統信將在今年基本完成產品打磨,明年開始在產業進行實質性推廣,預計會在后年看到一定成果。
“如果有一天,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想要適配我們這套系統,沒有任何成本負擔,并且能夠為他們降低研發投入,那這件事做成了一半。如果用戶使用時覺得我們的系統比安卓有明顯的改善,那才可以說開源鴻蒙真正成功了”,林明祥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