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內外部環境的變化,金融行業 IT 系統建設面臨新的挑戰和發展要求。由于金融行業對信息技術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金融行業信息數據安全保障變得日益重要,因此迫切需要推進金融信創應用,實現國產替代,提升自主可控能力。這是國家安全的需要和監管機構的要求,也已經成為金融行業的共識和重點投資方向。近期,索信達與某國有大行展開合作,完成了對銀行卡數據倉庫和營銷平臺的國產替換:幫助該行將原有的某國外數據倉庫替換為國產數據庫,完成數據遷移和驗證;為該行重新搭建了營銷活動管理平臺,以替換原來的國外營銷系統。從底層數據倉庫到上層營銷平臺都換成國產系統,大幅提升了該行的自主可控能力和系統運行效率。
國產化替代的難點與挑戰
這家國有大行從2003年開始采用某國外數據倉庫產品,先后建設了銀行卡數據倉庫和電話營銷系統,為了滿足安全生產要求和業務連續性,需要在9個月內完成上述兩個系統的遷移替換,并要求遷移后的功能與現有系統一致,且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擴展容量、優化性能、提升效率,使得這個項目面臨著時間、業務、技術三個層面的難點。
時間難點——年積日累,遷移周期短。由于該行之前采用的某國外數據倉庫和營銷系統已經運行近20年,而整個遷移周期僅有9個月(其中3個月完成新系統投產上線工作,6個月完成并行期間的業務驗證和舊系統下線工作),可謂時間緊、任務重。
業務難點——數據量級大,應用復雜。在數據量加速增長情況下,該行信用卡數倉積累了大量的數據,包括10萬多張表、1萬多個作業、1千多張監管報表等。信用卡倉庫是一個大數據集市,數據應用直接面向業務,涉及總行、卡中心、分行等各條線,血緣關系和應用背景復雜,需要對業務有深刻理解。而原數據倉庫和營銷系統也存在著空間不足且無法擴展、性能算力支持不足、成本昂貴等缺點,導致了查詢時間長、開放業務用戶數量受限、營銷活動下發困難等業務交互上的問題。
技術難點——應用緊耦合,服務不中斷。該行數據倉庫和營銷系統還涉及集市和多個業務系統,數據流向復雜,應用之間緊耦合,拆分難度大。在數據遷移期間,仍要保持業務對外正常服務,保證業務不中斷,兼顧業務變更與需求。這種難度就好比飛機在空中飛行過程中更換發動機,挑戰非常大。
索信達解決方案:
數據倉庫遷移與營銷平臺重構
索信達打磨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經過實踐檢驗的技術方案和實施方法,可幫助客戶在實現數據遷移的同時,實現系統的進一步升級優化,更好的滿足業務發展的需要。
1、數據倉庫遷移流程和系統改造關鍵點
索信達基于多年積累的技術經驗及該行的實際情況,確定了數據倉庫遷移的9個實施流程:
1) 搭建新系統框架,以及遷移的路線和框架;
2) 進行貼源層數據遷移;
3) 校驗數據的結構、條數和類型;
4) 加載增量文件;
5) 校驗數據加載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6) 基礎層及匯總應用層模型遷移;
7) 分兩步進行驗證:第一步是驗證基于增量算法的新舊系統數據驗證比對,第二步是基于增量和歷史數據的新舊系統數據融合校驗;
8) 驗證數據下發接口的數據格式、數據內容、數據條數、數據精度;
9) 新系統正式切換完成,提供完整的對外服務。
數據倉庫遷移實施流程
在該銀行數據倉庫遷移過程中,索信達還對ETL架構、調度工具、腳本語言、數據模型等一些關鍵節點進行了改造和重構。此外,通過迭代開發及應用追平,及時修正因變更帶來的數據影響,最終一次性完成多個大批次任的追平動作,實現整體投產切換。
2、重構營銷活動管理平臺
該行原有的營銷平臺采用某國外營銷系統,與原國外數倉深度綁定,在數倉遷移后必須進行重構。索信達以靈犀智能營銷平臺為基礎,結合該行的營銷需求,為其重新搭建了一個營銷活動管理平臺,通過系統化、自動化的批量營銷和事件式營銷,有效提升客戶營銷成功率,不斷提升客戶體驗。
索信達為該行新搭建的營銷活動管理平臺從了解客戶和客戶細分開始,在制定客戶、產品、渠道的營銷管理策略時提供決策信息支持,根據不同的場景需求,計劃、執行并管理各種營銷活動。它實現了以下主要功能:
目標客戶管理:該營銷活動管理平臺依托數據倉庫提供客群管理,包括客群定義、客群畫像、客群名單管理等功能。
營銷活動管理:該營銷活動管理平臺提供單步驟和多步驟營銷活動配置,可以針對單個客群進行拆分,允許選擇多個渠道進行數據分發;可以設定批量活動執行日期,支持連續或按指定日期下發數據。
優化名單管理:在生成營銷名單時,該營銷活動管理平臺可對營銷名單進行優化操作,包括:營銷名單去重,根據營銷名單進行限制以避免超限,根據活動預定計劃對營銷次數進行限制以避免重復營銷打擾,按渠道分配營銷名單,加載反饋數據至數據庫以實現多步驟營銷等。
渠道管理:該營銷活動管理平臺可根據需求增加、刪改營銷渠道和溝通類型,可設置渠道黑白黃名單。
營銷數據概覽:該營銷活動管理平臺可統計當日營銷名單、當日下發短信、外呼次數,各團隊營銷活動使用統計等各項指標數據,快速掌握營銷效果。
事件式營銷:即實時營銷,根據持卡客戶當前的個性需要提供實時服務。可根據發卡系統提供聯機交易信息,結合業務規則,為持卡客戶提供實時的營銷信息。
項目實施成果:性能升級,業務連續
在經過數據遷移和系統開發,并通過嚴格的技術加強驗證和關鍵應用驗證等多重驗證之后,這家國有大行已完成新系統的整體投產切換,進入穩定運行階段。本次數據遷移和國產替換實現了五個目標成果:
自主可控能力增強。順利完成數據遷移和系統改造,全面替換國外數據倉庫和營銷系統,采用國產軟件,提升了該行的自主可控能力。
服務平滑過渡。平移現有應用腳本和應用服務,承接現有應用,平滑過渡信用卡業務應用支持。遷移過程中保持了業務不中斷,整體切換后新系統運行平穩。
系統性能提升。新系統的運行效率更高,提升了批量運行效率和應用響應時效性,增強了系統的健壯性和可維護性。
營銷效率提升。新系統切換以來,營銷活動執行效率提升明顯,以離線的大批量營銷活動為例,舊系統需要T+2才能跑完的營銷活動,新系統一般在T+1日的12點之前就能夠跑完,營銷活動執行效率提升了1倍。
監管及時響應。滿足紀檢、審計、監管部門對交易的歷史數據查詢服務,保障監管及時響應、監管報送業務不受影響。
總之,在索信達與行方團隊攜手努力下,在較短的周期內順利完成了該銀行數據倉庫和營銷平臺的遷移替換,遷移過程中成功保持了業務對外服務的連續性,兼顧了上下游系統的變更和業務需求,支持頻繁的數據互動。
自主可控,金融信創進入加速期
近年來,從央行到銀保監會,先后提出“金融自主可控”的指導意見,“十四五”規劃中更是明確指出,“推進金融業信息化核心技術安全可控,維護金融基礎設施安全”。
“金融自主可控”成為下一個五年金融科技的重點方向之一,金融信創將進入加速期,中國銀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在自主創新基礎上將發展得更加安全穩健。賽迪顧問認為:“未來五年金融信創將迎來黃金發展期,金融機構將以自主創新為支點,全面展開從 IT 架構到應用解決方案的升級與重構,由此帶動銀行IT投資進一步保持高速增長。預計到2026年中國銀行業IT解決方案市場規模將達到1390.11億元,2022到2026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3.55%。”
在國家政策的大力引導和自身數字化轉型需求驅動下,金融機構不斷加強自主創新能力,推動金融信創向縱深演進,由此產生大量的國產化替代需求。目前,索信達已參與包括這家國有大行在內的多家機構的數據遷移和國產化替換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