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精神和教育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非遺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意義重大。為更好地弘揚民族文化和保護非遺技藝,12月10日,“非遺技藝走進高校課堂”教學研究成果展暨學術研討會在在海口市桂林洋瓊臺師范學院美術館舉行,旨在大學生中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提高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
此次“非遺技藝走進高校課堂”教學研究成果展,主要展示海南瓊臺師范學院美術學院近年來在專業建設方面取得的歷史成果和非遺傳承人及師生作品約200件、圖片約260張。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新型雙師教學模式,為海南的非遺發展、傳承做出貢獻,加深學生對海南歷史文化的了解,對傳統生活方式的認識,提高大學生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也借此帶動海南非遺產業的傳承與發展。
據了解,在海南省群眾藝術館、海南省非遺保護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瓊臺師范學院舉行“非遺技藝走進高校課堂”教學研究成果展暨學術研討會活動,邀請國內知名行業專家、高校學者教授及非遺傳承人為大學生授課,為學校特色學科建設及未來發展方向奠定堅實基礎。同時,此次活動在豐富大學生業余生活的同時,營造了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對創建和諧社會、和諧校園,提升地域文化影響力,推動非遺技藝傳承與保護有著積極的意義。本次研討會由瓊臺師范學院美術學院、海南省群眾藝術館、海南省非遺保護中心、瓊臺師范學院南海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海南文創產業協同創新設計中心、瓊臺書院博物館共同聯合舉辦
據悉,此活動為瓊臺師范學院的非遺項目搭建了一個展示與交流的平臺,同時加強了青年學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的了解,讓青年學生更深的了解祖先留下的文化內涵,正確引導文化取向。此次活動在豐富大學生業余生活的同時,營造了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對創建和諧社會、和諧校園,提升地域文化影響力,推動非遺技藝傳承與保護有著積極的意義。
本次研討會由瓊臺師范學院美術學院、海南省群眾藝術館、海南省非遺保護中心、瓊臺師范學院南海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海南文創產業協同創新設計中心、瓊臺書院博物館共同聯合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