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策展人
李傳鳳 張大瑋
學術主持
孫 飛
展覽時間
2022.12.03-2023.01.03
展覽開幕
2022.12.03(Sat.) 14:30
開放時間:周一到周日 10:00-17:00
展覽地址
天津市南開區水上公園內水香洲文化藝術中心
Tianiin Nankai District Water Park Neishui Xiangzhou
Culture and Art Center
"并置"基本的釋義是:將物象放置或排列在一個地方或一個空間。然而,當藝術家將充滿個性化語言的繪畫分列在一起來表述作品之間的內在邏輯與關聯時,這些作品會發生對話,會體現一種思維與情景,并會產生一種觀后的新鮮感與陌生感。
此次參展的幾位藝術家有各自不同的生活軌跡和受教環境,一起聯合辦展的目的旨在通過這些形式內容迥異的作品來展示對生活的另一個思考,也是基于對當代中國水墨藝術發展的情境下生發出有別于過去所謂"自我"的一種嘗試。參展作品之間彼此輻射,形成磁場,延展出超越作品本身的意涵或衍生出一種全新的敘事方式。展出的這些繪畫作品,不再局限于單一技法語言內部的找尋與探索,而是立足傳統,借鑒中西方藝術本體發展的脈絡,以當代人的視覺去找尋文化的精神支點,并以自我的表達方式來呼應藝術的變遷走勢。通過不同形式,不同理念的探索與研究,多維度,多層次,多視角的對中國當代繪畫進行嘗試。意在呈現出中國水墨藝術發展的一點面貌與態勢。
"并置"展并非為了結果,探索前行才是目的,我們也期待觀者以更加開放和多元的視角對作品進行解讀,以使作品的表達更純粹,更藝術。
The basic definition of juxtaposition is to place or arrange objects in a place or space. However, when artists put paintings full of personalized language together to express the internal logic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works, these works will have dialogue, reflect a kind of thinking and scene, and produce a sense of freshness and strangeness after viewing.
The artists participating in this exhibition have their own different life paths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e purpose of jointly holding the exhibition is to show another reflection on life through these works with different forms and contents, which is also an attempt to create a different "self" from the past in the contex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ink painting art. The exhibition works radiate each other, forming a magnetic field, extending the meaning beyond the works themselves or deriving a new narrative way. These paintings on display are no longer limited to the search and exploration within a single technical language, but are based on tradition, drawing on the contex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rt noumenon, looking for the spiritual fulcrum of culture with the vision of contemporary people, and responding to the changing trend of art with self . Through different forms, different ideas of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multi-dimensional, multi-level, multi perspectiv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ainting to try. It is intended to present the appearance and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ink painting art.
The "juxtaposition" exhibition is not for the result, but for the purpose of exploration. We also expect the audience to interpret the works from a more open and diversified perspective, so as to make the expression of the works more pure and artistic.

參展畫家 | Painter and Works
樊杰穎|Fan Jieying
1971年生于河北懷安,2006年畢業于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研究生班。現為天津畫院專職畫家,藝術展覽部副主任,國家二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藝術基金評審專家,文化部青聯美術委員會委員,首都師范大學現代水墨研究所研究員。

石窟造像系列 30×40cm 2021年

石窟造像系列 68×68cm 2021年

石窟造像系列 30×40cm 2021年

石窟造像系列 68×68cm 2021年
竇建勇|Dou Jianyong
字良羽,1976年生于山東,2000年本科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國畫系,2007年研究生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獲碩士學位,現任教于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

無題之一 200×200cm 2021年

無題之二 200×200cm 2021年

無題之三 41×45cm 2021年

無題之四 41×45cm 2021年
徐加存|Xu Jiacun
山東萊蕪人。2000年至2005年,自愿赴西藏工作,任教于西藏拉薩高等師范專科學校。2008年,畢業于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師從劉進安先生。現任教于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首都師范大學現代水墨研究所研究員。

來無所來,去無所去之一 68×136cm 2022年

來無所來,去無所去之二 68×136cm 2022年

來無所來,去無所去之三 68×136cm 2022年

來無所來,去無所去之四 68×136cm 2022年
王金峰|Wang Jinfeng
山東萊蕪人。2000年畢業于山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2000-2005年任教于拉薩市高等師范專科學校。2008年畢業于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師從劉進安教授。2017年創辦谷德畫苑,職業畫家,現居天津。

大紅花系列—長頸鹿 68×100cm 2014年

大紅花系列—大象 68×100cm 2014年

大紅花系列—企鵝 68×68cm 2018年

大紅花系列—鹿 68×68cm 2018年
李維兵|Li Weibing
1983年3月生于山東樂陵。2011年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寫意人物工作室獲碩士學位,師從李孝萱教授。2011年留校任教于天津美院國畫學院人物系。

背山 120×90cm 2016年

一念 120×170cm 2018年

進 120×170cm 2018年

li wei bing 2019-4 120×120cm 2019年
水香洲文化藝術中心在民國“水香洲”遺址及文化遺產基礎上,續寫水香洲的文脈精華,以國學、書畫、國樂、舞蹈、茶文化交流為形式,打造以文化傳承為主的現代型藝術館。自開館以來,舉辦了多個學術性展覽,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水香洲文化藝術展示中心
水香州文化藝術中心簡介:
水香洲文化藝術中心以國粹傳承,讓傳統文化在現代生活中獲得新生為宗旨,在原有水香洲遺址及文化遺產基礎上,薪火傳承,續寫水香洲的文脈精華,由馮驥才先生揮毫潑墨書寫《水香洲》匾額。倡導新國潮,新傳承,以國學,書畫、音樂、舞蹈、茶文化交流、培訓為形式,通過公益展覽的方式,打造以文化傳承為主題的惠民項目。現規劃有水香洲藝術空間,藏茶館茶文化交流中心,國學、國畫、書法交流、創作、培訓中心,民族樂器培訓中心,中國舞體驗培訓中心及餐飲便民服務六大板塊,全方位落實文化惠民的國家政策。
水香洲歷史由來據天津社科院文學所孫愛霞博士考證,上世紀30年代天津城南曾有一處盛景,是當時家資雄厚的津城名人張鎰的私家園林,名為水香洲。其前身是八里臺荒洼葦塘,張鎰經過整修,建起了臨水平臺、連廊、居室等多間建筑,并栽植了荷花、楊柳等植物,景色極為優美,大家將它與水西莊、遂閑堂等當時津門著名園林并稱。 由于主人好客,水香洲成為當時津門文人雅士吟詩作賦、揮毫作畫、賞景休閑的絕佳去處,清代最后一個“狀元”劉春霖、位列天津近代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趙元禮,以及陳實銘、郭則沄、李金藻、管鳳龢等名仕,都是水香洲的常客。在游賞之余,他們均有作品傳世,都對水香洲的秀麗風景表示了贊賞。名士陳實銘留詩云:“數椽小筑水中央,四面圍花當畫墻。萬傾紅香爭弄影,晚風吹透藕絲裳。”描繪出水香洲內建筑與景色相互輝映的動態美感。同時名人雅士的詩詞作品被匯集成了四卷《水香洲酬唱集》流傳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