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那些為中國美術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海歸藝術家
2012年9月《藝術市場》雜志公布中國三代海歸藝術家代表人物,蕭瀚老師和周春芽、陳丹青、陳逸飛、羅中立被列為第三代海歸藝術家代表人物。《藝術市場》雜志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主管,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級藝術類核心期刊。在藝術界具有很強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第一代:將西方繪畫風格納入中國藝術教育體系
以徐悲鴻、林風眠、劉海粟等藝術家為代表的中國第一代“海歸派”藝術家,歸國后創辦起第一批專業藝術院校例如: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南京藝術學院等等,是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者。
第二代:完善學院教學體系為國家建設做貢獻
以吳冠中、吳作人、董希文為代表的第二代“海歸派”藝術家,他們歸國之后一方面開始投身于各大藝術院校開展教學工作,進一步完善了學院的教學體系,另一方面恰逢新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他們為國家也創作了大量題材性作品例如:董希文所作《開國大典》、《天安門城樓毛主席像》等等。
第三代:對中國美術和中外美術交流做出歷史性的貢獻
出海是為了尋求,海歸是出于報效,一切是為了發展。以蕭瀚、陳丹青、周春芽為代表的第三代“海歸派”藝術家,他們歸國后,活躍于美術大學的講壇,活躍于美術館的展場,活躍于美術市場,形成了相當的規模,極大的推動了中國美術的發展、為中外美術的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