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快科技
近日,內蒙古發改委發布《關于確保完成 " 十四五 " 能耗雙控目標任務若干保障措施(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期限為 2021 年 2 月 25 日至 2021 年 3 月 3 日。
意見稿指出,控制高耗能行業產能規模。從 2021 年起,不再審批焦炭(蘭炭)、電石、聚氯乙烯(PVC)、合成氨(尿素)、甲醇、乙二醇、燒堿、純堿、磷銨、黃磷、水泥(熟料)、平板玻璃、超高功率以下石墨電極、鋼鐵(已進入產能置換公示階段的,按國家規定執行)、鐵合金、電解鋁、氧化鋁(高鋁粉煤灰提取氧化鋁除外)、藍寶石、無下游轉化的多晶硅、單晶硅等新增產能項目,確有必要建設的,須在區內實施產能和能耗減量置換。
除國家規劃布局和自治區延鏈補鏈的現代煤化工項目外," 十四五 " 期間原則上不再審批新的現代煤化工項目。合理有序控制數據中心建設規模,嚴禁新建虛擬貨幣挖礦項目。
疫苗高還明確,全面清理關停虛擬貨幣挖礦項目,2021 年 4 月底前全部退出。

此前,劍橋研究人員公布的比特幣耗電指數顯示,如果把比特幣視作一個國家,它將位列全球耗電量最大的前 30 國之一,比特幣挖礦的年耗電量大約是 121.36 太瓦時(TWh,1 太瓦時為 10 億度電)。
這一數字已經超過已經超過阿根廷、荷蘭、阿聯酋的耗電量,并預計很快會超過挪威。如果把這些電用在全英國的電熱水壺上,足夠全體英國人用上整整 27 年。
研究人員表示,除非比特幣價格顯著下跌,否則耗電量將只增不減。
比特幣為何如此耗電?據了解,比特幣網絡的計算機(礦機)需要不斷進行計算,平均每幾分鐘產生一個區塊,獲得新生成區塊的用戶,可以贏得一定數量的比特幣,這一過程被稱為 " 挖礦 "。
礦機的算力越強,挖礦速度越快,挖到比特幣的概率也就越高。投資者為了獲利,自然會購買更多的礦機,并讓其長時間運行,在此過程中消耗大量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