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運營研究社(ID:U_quan),作者:何亞,授權轉載發布。
本文整理自前每日一淘社群負責人@何亞 在「2020運營人年終聚會」的分享內容《5大實操性強、可落地的私域“留”量模型》。
何亞老師從0到1搭建現在社區團購實惠團前身“有好東西”的整個分銷體系, 后來做了每日一淘的社群體系,并帶領團隊用了 3個月時間,從0做到了1個億。
接下來,由@何亞 老師為大家分享他在私域運營中的實戰經驗,enjoy~
01
對私域的三個判斷
私域其實是一個很寬泛的東西。
我現在正在做另外一個保密項目,我們團隊用了2天時間在全國裂變了100萬人。當然,我們當時也被封了很多號,這是不推薦大家效仿的。
前兩天,企業微信大會上發布了非常多的接口,解決了一些之前需要利用“灰產工具”才能解決的問題。
這也預示著私域從一個“野路子”變成了受官方承認的正規打法,那么私域現在究竟處在什么樣的狀態中呢?
下面,是我對私域的三個判斷。
1)私域還處于非常早期
首先,私域還處于非常早期的狀態。
之前,大家使用企業微信的時候最大的兩個痛點是什么?
一個是朋友圈,一個是發紅包。
所以,企業微信迭代了紅包功能,再把朋友圈的數據抓回來,就解決了企微一直以來的兩大痛點。
而企微最直接的優勢是啥?其實就是安全,因為當私域運營達到一定規模之后,“第三方工具”就沒法用了。
所以我們現在的選擇是,當面對高凈值用戶的時候,用個人微信去連接會更加有“溫度”。
但是,當面對大體量用戶的時候,我一定會選擇企業微信,因為,大量的私域用戶運營是必須要實現一個自動化的閉環。
如果不能實現自動化的閉環運營,有再強的操盤手,再強的團隊也都是沒有用,在面對百萬級千萬級的用戶的時候,其實這些都不奏效。
2)私域對人才的要求在降低,但操盤手供不應求
私域處在早期階段還體現在另外一個地方,就是現在對私域人才的要求在逐漸降低。
這可能是因為在線教育行業的蓬勃發展帶來的,在線教育行業每一個企業都培養了幾千個做私域的人。但其實大部分的人都只做了一個線上門店的 BA (導購)工作 —— 銷售轉化。
當私域運營人只做銷售轉化,并沒有得到一個非常好的引導之后,他們的職業上升路徑很窄,大量這樣的人“被利用”之后,其實操盤手就供不應求了。
現在有非常多的企業,不管是把私域放到戰略級的位置,還是非戰略級的位置,發現的第一個問題都是找不到人去牽頭做這個事情。
一個比較現實的情況是,很多品牌方都在用來自在線教育行業的人去做私域的運營,其實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投入的人還是太少,所以私域目前還處于一個比較早期的階段。
3)私域將成為更多行業變革的重要工具
第三個,就是私域將成為行業變革的一個工具。
私域不是一個顛覆性的事物,我一直覺得私域只是一個工具而已,不要把它看得太“高”了。
但是私域是一個特別好的工具,它是一個可以帶領我們穿越周期的重要工具。
02
私域的5大模型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私域的5大模型。
1)玩券私域
瑞幸的私域就把券玩得特別好,所以我總結了一個詞叫做“玩券私域”。
第一步很好理解,就是開源引流,但是,瑞幸可以說做到了戰略級的開源引流。
除了首頁之外,瑞幸剩下所有的大流量頁面,全部都有私域入口,這是把私域這件事提升到了戰略的高度。
另外一個把私域提到戰略級位置的公司,是上海的一個生活方式電商 —— 一條。
它的用戶購買會員之后會有新人專享禮包,一條把這個利益點寫在了首頁的黃金位置,雖然跟整個品牌的調性不搭,但是因為這個事情很重要,所以它才會把這個東西放在首頁。
第二個就是引導加號。
瑞幸做的其實都是很基礎的模型,所以對于大部分運營人來說沒有什么可學的,因為它整個流程全部都是自動化運營的,包括精細化發券。
喝咖啡的人每天都得喝咖啡,所以對垂直人群而言,咖啡就是剛性需求,不需要什么交互。
現在,很多老板一說私域,就說你這群是死的,為啥沒人說話?沒人說話的群就叫死群了?其實,有交易的群才叫活群。
而瑞幸的精細化發券則是它最精妙的一部分,前面的一系列操作我們用企業微信、微信助手就可以配置完畢,但是精細化發券這一點是大部分人是學不來的。
在這個地方,非常多做私域的人都會犯一個錯誤。
大家做私域其實也會用到禮券,很多人都是每天給用戶發放10張券,用戶領完之后就沒了。但事實上,這叫做秒殺搶購。
如果完全是這套邏輯的話,這件事做不下去。第11個人想買,但沒有給到他券,他很有可能今天就不買了,你還不如不給他發。
瑞幸是怎么做的呢?
瑞幸給到用戶的前10張券可能是6折的,后面還有券,但是折扣會小一點,雖然你覺得有點吃虧,但咖啡是不是還得喝?折扣雖然小但怎么著也比自己去買省錢,所以用戶還是會領券買咖啡。
并且,瑞幸還會在拼手氣抽獎的環節再給用戶搞一堆各種各樣的玩法。
其實瑞幸這么做,并不是要和用戶有新穎的交互,也不是讓用戶看到它的技術能力有多強,瑞幸只有一個目的 —— 把券精細化地發放出去。
這一點是非常值得大家學習的。
第6步是很重要,學了前面的那一整個流程之后,大部分人會發現毛利水平還是沒有想象中那么好,所以,品牌就需要找到新的利潤點。
前段時間有句話很火 —— 如果有一天三只松鼠被顛覆了,那有可能來自于瑞幸。
因為瑞幸咖啡開始用它私域中的咖啡人群賣堅果,如果有一天,它能做到在線上門店給用戶送到剛烤出來的堅果,那三只松鼠就危險了。
也就是說,瑞幸在用下午茶 —— 蛋糕、堅果等,用這些更高毛利的東西來把用戶的 LTV 做大。
現在講做私域,除了把頻次做大,剩下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把 LTV 做大。
最后一步就是裂變拉新。
瑞幸的裂變拉新其實就是把品牌的私域入口,通過各種的玩法方式讓更多的人看到, 覆蓋到商圈里更多的人。
從上面的內容中可以看出,瑞幸的私域是個非常最簡單的、最小的、可自動化運營的閉環,它甚至都不需要聊天,不需要互動。
所以,做私域的人一定要明確一個概念,不是只有聊天的群才叫活群。
再舉一個例子,美團外賣。
美團外賣的會員,以前只要想買用戶就可以花5塊錢買到一個30元的券包,現在一個月只給用戶買一次的機會,后面就沒了。
但是對于“打工人”來說,外賣優惠券這剛需。所以,就會有一些其他渠道,比如,以辦公樓為區域拉個群,大家每天去群里面點點紅包,但是沒有人會在外賣紅包群里聊天,對吧?
所以,活躍的群是好群,但是活躍不是聊天。
2)分銷私域
第二個就是分銷私域。
在做分銷時,有10個字非常關鍵:
利益是基礎,情感是紐帶。
這個是“有好東西”的商城,大家可以看一下上面售賣的產品價格:
葡萄,599一箱,富平柿餅,89塊錢一盒,這個價格是非常貴的,因為它服務的是北京的高端人群。
“有好東西”做的最好的,就是把采購當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建立信任的節點,這其實就是它的 IP 人設了,也就是大家平常說的 PGC 內容。
“有好東西”的采購常年不在公司,都在產地工作。
他們會拍非常多的產地實景視頻,展現產地直采和水果的新鮮程度。這個事情發生在4年前,在當時還沒有直播帶貨的時候,它就在用這一套來建立它的用戶信任。
這也是我非常強調的一點,私域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信任。
那它的分銷體系是如何運作的呢?
和大部分分銷體系一樣,這里面會有大概2%的返利。但是,對于北京的高端人群來說,特別是那些富太太,一個月掙1萬還是2萬好像區別也不大,這點錢還沒有人家的一個包貴。
這些人為什么會愿意成為分銷員呢?這就要提到情感連接。
因為這些富太太們的別墅太大、太空了,平時沒有人關注她們。但是在她建了群、發了這樣的朋友圈之后,大家就會去問她“最近有沒有什么好貨可以買?”,她被人關注了,成為了這個圈子中的 KOC。
這也是一種人設的背書,而對于平臺來說,這也是可復制的人設或者說是標桿。
所以,如果平臺要持續吸引高凈值人群,把價值做深做透,光靠利益連接是不夠的,一定要有情感的連接。
我們必須要讓我們的用戶,通過他自己認識的人來了解我們的產品,在這樣一個信任的基礎之上,再做轉化。
3)品牌私域
第三點,品牌本身其實就是私域。
舉個例子,當你要買一個餅干的時候,你會上網搜索自己喜歡的品牌,那在這個時候,你說品牌是公域還是私域?
肯定是私域了。
但是現在用戶可選擇的品牌太多了,品牌的忠誠度在不斷降低,所以這個時候私域的重要性也相應提升了。
另外,現在品牌的一個難點就是無論從哪里投放,無論有什么花式的投放流程,最終的流量都去了淘系。
用戶在淘寶旗艦店完成單次購買之后,品牌如果想再次觸達用戶,還是要經過各種的廣告投放。
所以最簡單(省錢)的方式,就是引流卡。
很多淘系商家,雖然把引流卡設計的很花哨,但是并沒有突出用戶的利益點,這方面 HFP 做的就比較好,不僅突出了三個用戶利益點,而且直接引導加到導購個人微信。
下一步,就是群主 IP 化。
比如,賣咖啡的就把自己打造成咖啡專家,賣酒的就把自己打造成一個酒友,能夠讓用戶吐露心聲的那種。
像最近寵物行業比較火,寵物問診其實就是一個特別好的 IP 形式。
很多養貓、養狗的人都會面對一個問題,就是寵物平時有個小病小災,你不想去寵物醫院被宰,但是不弄清楚自己又不放心,這個時候有個可信賴的寵物問診專家就很重要了。
第三步,內容場景化,也就是說,私域中發的內容一定要符合私域的調性,和在其他平臺發內容是有很大不同的。
現在,微信已經開始利用“標簽”功能,把朋友圈、公眾號、視頻號、群和小程序打造成一個閉環,這對私域運營人來說是一個重大利好。
第四步其實就是用戶的數字化,私域最大價值其實就是用戶資源。
我經常和團隊里的小伙伴討論一個問題:如果企業微信只保留一個功能,你選擇哪一個?
我的回答是非常堅定的,一定是標簽功能?,F在,借助企微或者說各種第三方工具,我們可以真正地把用戶做大精細化的分層。像以前常用的 RFM 模型、硅谷的 L30模型,這些模型的分層都太粗了。
但是用企微的標簽功能是可以做到很細致的精細化分層,用企微來給用戶帶來溫度。這種溫度背后,其實就是在細化標簽的基礎上做精準的分發、聊天。
最后,就是產品不斷地迭代和更新。
因為市面上總會有新的需求出現,如果不做產品迭代更新,肯定很快就會被淘汰掉。
4)門店私域
第四個,我要說的就是門店私域。
這里我要提醒大家一件事,非常重要:
如果你不是第一名,就創造一個新的定位。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最近的社區團購,都叫 XX優選,優選這兩個字已經變成一個定位,而誰是第一個優選,或者說誰是第一名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打個比方,如果你在零售行業不是第一名,你就要開辟一個新的賽道,比如說你在零售下面的便利店賽道是第一名。
只有這樣,你才可以去在建立品牌的用戶認知。
在這一點上做的比較好的就是大眾點評。
大家可以看一下大眾點評的排行榜,像什么環境排行榜、口味榜還有熱評排行榜等等。它其實就是在區分線下門店的一個定位,這對線下門店做私域非常重要。
其次,對于線下門店,特別是單店來說重要的一點就是:店長或老板的“老鐵”化。
大家其實可以回想一下,你一定會跟常去的店的老板有一些交互,如果老板和你沒有交互、沒加私人微信、沒有群聊,那其實是沒有辦法在單店模式下做私域運營閉環。
最后,對于門店私域來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超級用戶。
咱們做運營經常說的一個詞叫做“啊哈時刻”,那在門店運營中這個啊哈時刻也非常重要。
還是用便利店舉例子,一些小區的便利店店主會承擔某區域內的配送工作,他會把他接觸到的用戶給打上標簽。
有一天,一個用戶在他這里買了一箱進口車厘子,店主通過標簽知道這個用戶喜歡吃砂糖橘,他就在配送車厘子的時候給這個用戶配送了一袋砂糖橘。
砂糖橘這個東西很便宜,店主也不會虧錢,但是對于用戶來說,這就是一個特別好的啊哈時刻。
這里有一個關于“孩子王”的案例,孩子王是一個母嬰行業的零售品牌,線下門店會賣一些母嬰用品、奶粉之類的。
孩子王就是把店長打造成一名育嬰專家,并且用了400個標簽來對用戶做精細化的區分。
當然,這400個標簽最后肯定是要做減法的,但是在打標簽的過程中,就是品牌或者說門店不斷迭代對用戶認知的過程。
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5) 劇本號
最后一個算的上是“騷操作”了,就是劇本號。
這個方法每個行業都可以用,但也會衍生出一些不好的現象。就像之前的保險、區塊鏈,用戶被拉進一個50個人的群,其中49個都是托。
這種我們肯定是不提倡的。
關于劇本號的運作,一個很典型的案例就是完美日記。
我的團隊每進來一個新的員工,我都會讓她/他進完美日記的群去學習。只要是小姑娘最后都會怪我,說本來是想進群學東西的,結果剁手買了一大堆東西,根本停不下來。
這就是完美日記劇本號厲害的地方,哪怕知道群里那些話術都是排練好的劇本,但小姑娘們還是忍不住剁手。
大家可以看一下完美日記群里面的這個話術,小完子發出來一個光腿神器之后,下面的人就開始“表演”了:
光腿神器網評很好;
就這個牌子不踩雷;
我等一個完美的最低價;
這個穿起來確實比較自然;
……
種草的整個流程,在小完子發出這個的一個小時之內,它把用戶可能會產生的疑問,都回答了一遍。
這個在營銷中其實是非常經典的“羊群效應”的應用方法,所以大家都可以嘗試。
03
結語
到底什么是“留量”?
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說其實就是:
別等到新客已經很貴了,才后悔沒有對老客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