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主要經濟形態,是以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為主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全要素數字化轉型為重要推動力,促進公平與效率更加統一的新經濟形態。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推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變革,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
疫情期間,很多企業用數字化手段為企業尋找出路。在深圳,整個城市加強芯片、工業軟件等領域源頭創新,加快“互聯網+未來科技城”等特色園區建設步伐,推動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技術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
2022年,在深圳坪山榮耀智能制造產業園內,從“線頭”上料到“線尾”手機下線的組裝生產線上,75%的工序由自動化設備完成,生產線實現關鍵設備數控化率100%,關鍵設備聯網率達95%。榮耀智能制造產業園成為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榮耀供應鏈管理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有了數字化平臺,實現了對產品質量的全期跟蹤和管理。目前,榮耀手機國內市場出貨量、市場占比不斷攀升,數字技術與傳統制造工廠的結合是最重要的背后力量。
比亞迪、TCL華星、創維等大批深圳工業巨頭,借助5G+工業互聯網,實現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給深圳制造業注入活力。得益于5G技術、物聯網以及工業互聯網等的勃興,深圳制造更智能,成本更低,質量更高。調查顯示,深圳力推工業互聯網應用,52.6%的工業企業生產成本下降,53.3%的企業產品良品率提升,29.4%的企業原材料損耗減少。
在浙江義烏,疫情影響下,貿易領域面臨“外商進不來、貨出不去、錢回不來”等突出問題,義烏創新推出小商品數字自貿應用,迭代推出撮合交易、國際貨運代理、“結匯寶”等場景,為中小微主體企業降本、增效、賦能。外商進不來,市場就“開”到客戶家門口,貨單推送到用戶手機上。2022年夏天,義烏商城集團聯合一家供應鏈企業的西班牙海外站平臺,新增了3500余家當地采購商,并通過小商品數字自貿應用平臺的撮合交易場景,發起詢單,采購商品。
通過撮合交易,采購商線上即可精準匹配有供貨能力的商戶;國際貨運代理,可將商戶小而散的訂艙需求化散為整,降低運輸成本;“結匯寶”則通過沉淀的數據,使商戶憑訂單數據即可自主結匯收錢。目前,該應用已累計服務在線交易298億元。今年1月至5月,義烏出口額1678億元,同比增長39%。“這得益于數字化改革增加了貿易機會,降低了交易成本。”
義烏市委改革辦副主任朱毅說,小商品數字自貿應用打通了8個部門的19個業務系統,直聯超1000家外貿公司,歸集了5.5萬商戶。“數字化改革是當下最大變量,也是義烏市場創新發展的最大增量。”義烏市委主要負責人說,省黨代會報告提出,高水平推進數字化改革,打造數字變革高地。這為義烏發展指引了方向,要通過數字變革來破解傳統手段不能解決的難題,全力打造全球數字貿易中心,促進市場繁榮。
在江蘇無錫,一家數字技術基礎架構提供商安超云有限公司為它的用戶江南大學構建了云平臺。 在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大背景下,江南大學亟需統一規劃整合現有資源,搭建一個全面納管 IT基礎設施和多元化應用系統的私有云平臺,實現資源的按需分配、按需擴展,最終形成統一的信息集成、資源共享的教學實訓服務和管理平臺,保障關鍵業務的高性能、高可用、高安全,助力學校IT建設降本增效。江南大學信息中心主任表示,未來新上線教學系統部署到云平臺中,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支撐新教學系統,幫助學校資源利用最大化。上了云的江南大學,不僅教學和學生使用的網絡資源更快更方便,安全性大大提升,師生紛紛表示,還是數字化教學和數字化校園更先進,感受更好。
“十四五”時期,我國數字經濟轉向深化應用、規范發展、普惠共享的新階段。疫情全面放開之后,社會經濟秩序將逐步正常化,即將迎來的2023年將是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力之年,各行業只有加大擁抱數字經濟的力度,通過數字技術來帶動企業業務的變革,才能獲取新的商機,迎來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