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晚間消息,百度(Nasdaq:BIDU)在香港聯合交易所網站提交了初步招股文件(聆訊后資料集),并在招股文件中披露了公司業務可能面臨的風險。
在風險因素中,百度提及,若百度未能或被認為未能遵守新頒布的《平臺反壟斷指南》及其他反壟斷法律法規,或會導致政府調查或執法行動、訴訟或對百度索賠,可能對百度的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據悉,2月7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發布《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簡稱:《指南》),《指南》制止互聯網平臺的若干壟斷行為,包括但不限于禁止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平臺實施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例如利用大數據和算法對客戶實行差異性交易價格及其他交易條件、迫使交易對手達成排他性協議、利用技術手段屏蔽競爭對手接口、店鋪及商品搜索降權、捆綁銷售服務或產品、強制收集非必要用戶數據。
百度在招股文件“近期發展”版塊中披露,由于《指南》是新頒布,百度無法估計其對公司的業務、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及前景的具體影響,也無法保證公司業務營運的所有方面均能遵守該法規及有關部門的規定。若有關部門對百度提出及裁定任何不合規行為,百度可能遭受罰款及其他處罰。
招股文件顯示,百度曾在2021年1月,接到一份涉及一宗案件的正式立案通知書,要求其就該筆未申報交易是否構成未依法申報的經營者集中提供相關材料及說明。而在近期百度接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擬就該案件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通知,百度未反對該擬處罰通知。在悉數支付罰款后,百度預計不會因該案件受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進一步處罰。
百度在招股文件中表示,百度不保證日后不會接獲更多問詢,或因任何該等問詢而遭處罰,包括每個案例被處最高50萬元人民幣的罰款,且在極端情況下可能被要求停止實施集中、限期處分股份或者資產、限期轉讓營業以及采取其他必要措施恢復到集中前的狀態。百度可能受到更多的監督和監管機構的關注,以及監管機構更頻繁和嚴格的調查或審查,可能使百度的合規成本增加,使百度面臨更加嚴峻的風險和挑戰。
百度稱,如果被認為未能遵守新頒布的《指南》及其他反壟斷法律法規,或會導致政府調查或執法行動、訴訟或對百度的索賠,可能對百度的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除法律法規可能會給公司帶來的影響外,百度也在業務及行業風險方面,披露了諸多風險因素,比如,因收購YY直播及其線上直播業務而面臨相關風險;面對激烈競爭,可能因此失去用戶及客戶;向新業務擴張不成功,日后的經營業績及發展前景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響;經歷了收入放緩及下降,可能會不時出現凈虧損,未來可能面臨經營利潤率及利潤率下行壓力等。
從百度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2020財年全年業績來看,去年百度營收達1071億元,同比基本持平;凈利潤(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220億元,同比增長21%。2020年12月,百度App月活躍用戶數達5.44億。
【來源: 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