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4月11日消息,據報道,臺灣半導體制造公司臺積電原定于明年在高雄投入生產的28納米設備清單已經全部取消。此外,高雄新廠相關機電工程標案延后1年,無塵室及裝機作業也隨之延后。供應鏈消息稱,由于需求疲弱,臺積電擴產及建廠速度放緩,2024年資本支出同比降幅或是雙位數百分比。報道稱,臺積電原本規劃在高雄建立兩座廠,包括7納米及28納米廠,但7納米廠因智能手機和個人電腦市場需求疲軟而有調整。
今年3月,臺積電合并營收約為1454.08億元新臺幣,較上月減少了10.9%,較去年同期減少了15.4%。目前,高雄廠的制程技術與時間表依客戶需求與市場動向而定,將于4月20日法說會中對于整體市況明確說明。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臺積電的3nm制程原先目標在今年中月產能達到6萬-7萬片/月,但目前月產能約4萬片,下半年可能最多到5萬多片。
對于臺積電的這些舉動,市場和業界人士都給予了關注。近年來,隨著全球半導體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臺積電一直是市場領頭羊,被業界公認為全球最大的代工廠商之一。不過,受到疫情、全球芯片短缺以及美國對華為的制裁等因素的影響,臺積電的訂單量和市場需求都受到了影響,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
在此背景下,臺積電的舉動也引起了市場對于半導體行業未來發展的猜測。目前,全球芯片市場正在經歷著調整期,未來還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但相信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市場需求的增長,臺積電一定會繼續穩健前行,在半導體領域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