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4月3日消息,半導體被譽為21世紀的關鍵資源之一,各國都在大量投入資金以確保本國擁有更多的芯片制造能力。然而,制造芯片需要大量的水資源,這也成為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的一個制約因素。
據加拿大亞太基金會的報告指出,臺灣地區的主要水庫蓄水量僅剩四分之一,用水配給已經成為新常態。在去年的干旱中,臺積電不得不使用卡車運水以保證晶圓廠的正常運作。而今年的水情可能會更加嚴峻。

鳳凰城位于美國亞利桑那州,這里的天氣比臺灣更加干燥。鳳凰城官員估計,如果臺積電在該地建造六座晶圓廠,每年可能需要 4.933 億立方米的水,足夠供應 16 萬戶家庭。對于臺積電來說,鳳凰城的“水政治”比臺灣地區的情況更加復雜。科羅拉多河約有 70% 的水被用于農業,而在經歷20年的干旱后,這條河的水位又比目標水位低了40%。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全球其他半導體制造中心也面臨著水資源緊缺的問題。例如,制造芯片需要大量的純凈水,而印度的欽奈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芯片制造中心之一,但這里的地下水資源卻已經枯竭,不得不依賴于長途運輸水源來維持生產。
因此,全球半導體產業需要尋找新的解決方案來解決水資源問題,例如采用新型水處理技術、探索新的水資源來源等。否則,水資源的緊缺將會威脅到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