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作業幫發布的《學習的真相:全國K12學情大數據及學習洞察》報告顯示,在線教育目前成為各地學生的主流學習方式之一。而在線上課堂不斷滲透、普及,為全國中小學生帶去的普惠教育資源的同時,有這樣一群輔導老師,他們雖然沒有直接出現在鏡頭前為學生答疑解惑,卻讓無數孩子真正感受到了在線教育的溫暖與活力。
2020年7月,人社部聯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將在線學習服務師(業內稱輔導老師)列為9個新職業之一。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僅K12在線教育頭部十余家品牌,輔導老師群體規模已接近10萬。這群有著教育夢想和責任心的年輕人通過做家訪,催到課,答疑解惑,幫助制定學習計劃等全方位陪伴,成為學生們學習的支持和啟發。
輔助課程提升,作業幫“雙師”讓學習更高效
作為全球用戶規模的最大的在線教育機構,促進教育公平一直是作業幫的初心。要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下沉,課程內容的設置和研發至關重要,只有足夠優質的課程才能真正達到教育普惠的目的,而輔導老師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曾經的在線課堂,教研、教學、課件、輔導、批改等一系列工作問題,都由主講老師一人完成,繁重的教學工作使老師很難把精力放在教育本質上。再加上學生們的基礎千差萬別,缺乏差異化備課的同一教學進度,使得基礎薄弱的學生,在課業上越落越遠。
而在雙師模式下,輔導老師和主講老師各司其職,輔導老師更多承擔起班級秩序管理、課后溝通、督促聯系、批改答疑、制定學習計劃等后續支持工作,并且在主講老師正式上課之前和之后的15分鐘出鏡,承擔講評作業、歸納知識點等任務。而主講老師則能夠完全專注教研和講授,為學生帶來更加精致高效的課堂。

一位作業幫輔導老師的堅持,一個留守兒童的回歸
除了在課程研發升級上的巨大作用,輔導老師的陪伴角色也讓他們成了許多孩子的貼心大姐姐和大哥哥。作業幫的學員70%來自三四線及以下城市,其中還有不少留守兒童,時常遇到青春期、家庭矛盾等一些問題,作業幫輔導老師會在學生遇到心理問題時給予及時的陪伴和疏導,守護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
夏冰心就是作業幫輔導老師中的一員,她曾經翻遍學生和其家長的電話和微信,以確保學生能夠按時參與到課堂中來。在得知一名不愿上課的學生父母都在外務工,只有奶奶在身邊照顧后,夏冰心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堅持每天晚上6點陪伴孩子上課,幫他畫重點、改作業、總結知識點,最終成功改變了孩子對學習的態度。
在作業幫,像夏冰心這樣的輔導老師還有很多,聚焦于幫助全國各地下沉地區的學生解決心理疏導、家庭溝通等問題。在作業幫看來,愛是幫助孩子成長的最好方式。在科技力量的加持下,作業幫持續回歸教育的本質,著力提升學生知識與文化的水平的同時,也為每一個孩子搭建健康積極的成長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