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05月18日消息,OPPO宣布終止旗下芯片子公司ZEKU(哲庫)業務,這一決定在手機行業引起了廣泛震動。業界紛紛猜測其原因,同時也引發了關于中國手機廠商是否需要自研芯片的討論。
根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在推出自研芯片之后,OPPO發布的兩款自研芯片馬里亞納MariSilicon X和Y,其中MariSilicon X已經商用并被應用于OPPO手機中,而MariSilicon Y雖已發布,但至今未見大規模實際應用。
然而,據相對客觀的評測顯示,MariSilicon X對手機發熱和功耗產生了負面影響,沒有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此外,MariSilicon X作為外掛芯片存在,需要在不同芯片之間進行協調和調試,處理不當可能導致性能下降。
從搭載量和用戶體驗來看,MariSilicon X并沒有給OPPO產品帶來高價值的增量,也沒有展現出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
事實上,OPPO并非是唯一一家嘗試自研芯片的中國手機廠商。小米和vivo也曾推出自研芯片,但其在市場和用戶中的存在感較低,未帶來明顯的用戶體驗提升和銷量增長。
ITBEAR科技資訊創始人表示,手機廠商自研芯片的道路并非適合所有廠商。芯片研發需要巨額投資和長周期的回報,同時還面臨非市場因素的制裁風險。他建議國內手機廠商在考慮自研芯片時要理性權衡。
獨立電信分析師認為,芯片研發領域投入大、周期長、風險高,這是國內芯片研發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對于像OPPO ZEKU這樣的大規模投資和分散的公司,風險更大。
張國斌表示,自研芯片對于手機廠商來說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要實現差異化和提升競爭力,必須具備量級支撐、過硬的硬件設計積累和自有專利。此外,還可能面臨專利壁壘和打壓風險。他建議手機廠商在決定自研芯片時要充分考慮風險成本,先從小芯片入手,并在積累經驗后逐步沖擊更復雜的系統級芯片。
總的來說,中國手機廠商自研芯片的意義在于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然而,當前國內手機廠商的自研芯片并未實現降本增效的規模,缺乏自信,核心部件仍依賴第三方供應。自研芯片的核心目的應是降低成本,而非追求技術護城河。因此,OPPO終止自研芯片對中國手機產業和廠商們未必是壞事,他們應該將重心放在手機設計和優化等自身擅長的領域,扎實地發展和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