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格格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六個節氣,秋季第四個節氣。秋分,"分"即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晝夜平分外,還有一層意思是平分了秋季。“一場秋雨一場寒”,秋分的到來逐漸白晝變短,黑夜變長。
吳漢杰國畫作品 《無題》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后來由于“祭月”無月時會大煞風景,將秋分“祭月”改為中秋,中秋節由“秋夕祭月”演變而來。
我國古代將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秋分后陰氣逐漸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二候中“坯”為細土的意思,由于天氣變冷,蟄居的小蟲開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細土將洞口封起來以防寒氣侵入。“水始涸”是由于秋季天氣干燥,水氣蒸發快,湖泊與河流中的水量變少,一些沼澤及水洼處便處于干涸之中。
吳漢杰國畫作品 《無題》
秋分也是一年中的豐收之際,2018年起將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有人為秋天蕭瑟而感傷憂愁,但秋日落葉歸根,何嘗不是一種生命的美?秋意濃,金風送爽,菊黃蟹肥、丹桂飄香,田間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何不享受當下豐收的仲秋之美。
吳漢杰國畫作品 《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