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千萬險,吾往矣”的果敢與決絕,時刻體現在科學技術創新的歷史中。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漫漫長河中,很多科學先驅都是用極其驚險的方式來驗證自己的學說。
然而,正是那些如今看起來突破常理認知的大膽舉措,一次次推動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及社會發展的滾滾向前,尤其在對速度與激情無限頂禮膜拜的汽車領域,這樣的例子就更加不勝枚舉。
論及汽車界的技術發明王者,非“底盤魔術師”、“氣動大師”、“減重材料專家”等眾多名號集于一身的柯林·查普曼莫屬。
“癡迷”之舉,卻掀起了空氣動力學的文藝復興?
事實上,路特斯對馭風術的玩轉,除了天縱靈感之外,很大程度上真的是靠柯林·查普曼“癡迷”于開飛機開出來的。
糟糕天氣航班取消,柯林·查普曼就自己開飛機在茫茫大霧大雪天里盲降;開飛機全家出行游玩時,發現飛機沒油了,就在迷霧中隨便找個農場迫降;甚至為了能夠每天開飛機上下班,他還特地把路特斯工廠搬到一座軍用機場里,順便把機場改造成了世界唯一的工廠賽道。甚至,早期路特斯公司的接待中心,不是對著馬路,而是對著飛機跑道。
所以你看,面對這樣的柯林·查普曼,競爭者們拿什么跟路特斯比空氣動力學?

圖片:路特斯創始人柯林·查普曼
柯林·查普曼不僅自己癡迷,也會和工程師們一起癡迷。1954年的一天,De Havilland飛機公司空氣動力整流部的主任弗蘭克·考斯汀突發奇想,讓柯林·查普曼把自己綁在路特斯Mark 8上。柯林·查普曼駕駛著它逐漸將時速加速至160km/h,在這樣的貼地飛行中,弗蘭克·考斯汀趴在貼滿絨毛的機艙蓋上,觀察著絨毛的走向以確定空氣流動方向。在那個時代,還沒有能讓車輪高速旋轉模擬行駛的設備,因此風洞實驗僅能用于飛機和船舶。路特斯的先驅們以這種“風不過來,我便前去”的過人膽識,驗證著自己對于空氣動力學的執著和精益求精。
其實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便有人設計出了最符合空氣動力學理論的水滴造型,卻限于羸弱的機械基礎和保守的市場觀念,依然難逃無人問津的遭遇。
而在二戰結束后,空氣動力學依然沉寂,就連引導汽車技術發展創新的F1賽車,都只在糾結于:是用大馬力去對抗風,還是用減小迎風面積去抵抗風的基礎邏輯問題。
路特斯則跳脫了這兩種思維的限制,將賽車、賽道甚至周遭的風視為一個整體,重新審視風與賽車的關系。讓風為賽車所用,將風穿在賽車身上。這種獨特的思維方式逐漸地影響到了更多的汽車設計者重拾對于空氣動力學的研究熱忱,開啟了一場文藝復興。

圖片:路特斯Mark 8
強到被禁賽,卻完成了對于現代空氣動力學的啟蒙
眾所周知,伯努利定理中,空氣等流體在高速流動時,流速越快,壓強就越小。這個原理是飛機起飛的基本法則,也是路特斯制霸賽道的法寶。1977年,柯林·查普曼在Type 78賽車上開創性地使用了地面效應側箱,將賽車的輕量化和極致的空氣動力學成功合二為一,由此帶來極致的彎道速度和穩定性,引得模仿者無數。然而,“地面效應”這種技術的應用卻因為太過超前,被跟風的競爭對手們無序開發,導致不可控的潛在安全風險,被國際汽聯出于安全考慮于1983賽季禁止使用。

圖片:路特斯Type 79
事實上,這正是路特斯F1征伐歷史的縮影,那就是——在規則允許的極限和技術突破的永無止境中,在發明創新和不斷被禁的循環往復中,譜寫一個又一個傳奇。而路特斯總是作為最先嘗試空氣動力學新技術的品牌,將技術優勢轉化成為賽場上的勝勢。這也讓賽道上的對手們加重“籌碼”,為空氣動力學的軍備競賽拉開了帷幕。進而影響的,是直到如今我們對于汽車空氣動力學的認知。路特斯在F1賽場上所完成的,不僅是再次引領汽車空氣動力學變革,更是一場關于現代空氣動力學的啟蒙。
對空氣動力學的極致追求,矢志不渝
催人奮進的崢嶸歲月也好,敝帚自珍的驚人之舉也罷,往事隨煙過。但正是在這一次次的突破探索中,路特斯積累了大量汽車空氣動力學的技術儲備,不離地,亦飛翔,這是柯林·查普曼的執念,也成了路特斯的風骨。

圖片:路特斯Eletre分體式破風尾翼
創造之魂,革新之志,永不止步。如今的路特斯,依然用富有創新精神的作品,來致敬柯林·查普曼和弗蘭克·考斯汀這些對“風”癡迷的先驅者。路特斯汽車設計總監羅素·卡爾(Russell Carr)自1990年起加入路特斯,參與乃至執掌了從Elise和Exige這樣將輕量化和空氣動力學展現到極致的當代經典跑車,到Emira和Evija這樣重現路特斯精神的最新力作,將74年的品牌傳承不斷發揚光大。這位自孩童時代就是路特斯忠實擁躉的設計師,用自己的畫筆延續著路特斯對于空氣動力學的極致追求和汽車設計美學的結合。在千萬級純電超跑Evija上,路特斯再一次帶來了讓世人耳目一新的孔隙設計理念,這種曾被用于建筑業和流體力學中的常用概念,表現的是空氣被車身之上的孔隙所引導,讓車在空氣中穿行得更加暢快。

圖片:路特斯Evija Fittipaldi限量版
路特斯對于空氣動力學的極致追求,也自然延續至旗下的生活方式車型。在純電超跑SUV路特斯Eletre上,主動尾翼、主動進氣格柵、分體式破風尾翼、7組Race Aero風道共同組成無往不利的空氣動力學套件,帶來90kg的凈下壓力以及低至0.26的風阻系數,并且將孔隙設計這個頂級的空氣動力學表達,基于SUV的設計哲學融合于路特斯Eletre之上,重塑純電超跑SUV的空氣動力學之標桿。

圖片:路特斯Eletre
如今路特斯把74年來的空氣動力學積累賦予純電時代,不是為了低風阻而增加續航,也不是為了美觀而徒增噱頭。每一個孔隙,是執行路特斯先驅們的勇氣,致敬他們探索駕控極限的賭命覺悟。與如今病態般逃避風阻、錙銖必較地追求極低風阻系數潮流不同。路特斯的追求和它在開啟空氣動力學文藝復興時一樣,讓風不再是擁有充沛馬力和追求超長續航的電動車對抗和逃避的對象。孔隙設計便是電動化新時代,為風這位老朋友設計的創新表達方式。讓風為我們所用,讓電動車也能穿上風的外衣。
無論是工藝材料的不斷精進,還是外觀設計上的推陳出新,汽車業的發展始終在整個人類工業文明的進程中扮演著重要使命。而路特斯的魅力便在于,對空氣動力學探索的永懷熱忱。先圣哲人曾言:但看萬木垂梢首,便曉風吹過。同樣,但看路特斯飛馳,便曉風之道。大風起兮“車”飛揚,在其他廠商身上,空氣是阻力,是拖拽,而在把空氣魔法玩得出神入化的路特斯眼里,這卻是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是飛鳥睥群雄,橫絕行業巔。

圖片:路特斯Eletre
如今,路特斯Eletre再一次站在了空氣動力學的行業之巔,它打破了人們對于常規電動車和常規SUV的認知,讓消費者意識到,即便是純電超跑SUV這個命題,在路特斯充滿魔力的手中,也能夠貼地馳行、能夠與風競速……
詳細路特斯新聞、圖片、規格、當前車型完整細節以及傳統汽車和工程技術請點擊
路特斯傳媒網站:https://media.lotuscars.com
更多信息請關注路特斯中國官方社交媒體平臺:
全球官網:https://www.lotuscars.com
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u/1956188984
微信公眾號:路特斯汽車

新聞垂詢:
隋妍
路特斯中國品牌市場部
關于路特斯:
路特斯(LOTUS)是世界著名的跑車生產商,曾譯名蓮花跑車,由柯林·查普曼(Colin Chapman)創立于1948年,總部位于英國諾福克郡。旗下跑車產品以純粹的駕駛樂趣、創新的空氣動力學和極致的輕量化設計而聞名于世,代表車型有Elise、Exige、Evora。
2018年,路特斯發布了“Vision80”十年品牌復興計劃,宣布向電動化、智能化全面轉型,并于2019年推出首款純電超跑Evija,開啟電動化轉型征程。2021年,路特斯發布了旗下最后一款燃油車型Emira。2022年,純電超跑SUV路特斯Eletre全球上市。
路特斯將在未來4年內推出3款新車:2023年,推出代號為Type 133的E級純電智能四門轎跑;2025年,推出代號為Type 134的D級“純電智能新物種”;2026年,推出代號為Type 135的純電小跑。
路特斯集團包含路特斯科技、路特斯汽車、路特斯工程公司。
路特斯科技是集團旗下的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于2021年8月31日正式成立。作為路特斯集團“中英雙引擎”戰略的核心構成,路特斯科技整合中國、英國、德國研發設計機構及全球資源,負責包括世界第一款純電超跑SUV——路特斯Eletre在內的全球超高端智能電動生活用車的研發和生產,為路特斯集團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賦能。目前,路特斯科技武漢智能工廠已建成,工廠年產能達15萬輛。
路特斯汽車是路特斯集團旗下的致力于制造包括Evora、Emira在內的世界一流高性能跑車公司。2019年7月,路特斯于英國倫敦發布旗下全球首款英倫純電超跑Evija,向世界展示了路特斯超凡的技術實力以及未來產品趨勢,是路特斯積極擁抱全球汽車行業變革的重要體現。直至今日,路特斯品牌始終遵循創始人柯林·查普曼對于空氣動力學的極致追求,令駕駛者無論在公路還是賽道上都能盡享駕駛樂趣。
路特斯工程是路特斯集團旗下的一家國際知名的汽車工程咨詢公司,為世界上許多代工廠和一級供應商提供全面和多樣的咨詢服務。一直以來,路特斯工程在突破性汽車工程和汽車技術發展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受到國際社會的全面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