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6月16日消息,根據最新披露的《科學美國人》報告,全球最大的“人造太陽”計劃ITER正面臨嚴峻困境,有可能成為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科學項目“爛尾”工程。
ITER,即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是由中國、歐盟、印度、日本、韓國、俄羅斯和美國七方共同參與建造的。作為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中國負責其中約9%的任務。
這一巨型工程正在法國南部的卡達拉舍建設,旨在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實驗性托卡馬克核聚變反應堆,并展示聚變發電的可行性。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ITER項目目前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項目進展明顯滯后,預算嚴重超支,成為歷史上工期拖延最久、成本膨脹最嚴重的科學項目之一。
ITER項目于2006年正式啟動,國際合作伙伴計劃在十年內為該項目投入63億美元(約449.19億元人民幣)。然而,最新的成本預算已飆升至220億美元(約1568.6億元人民幣)。
最新的調查報告顯示,ITER項目至少還需延期3年以上才能投入使用,這無疑會進一步增加項目的預算壓力。
當前,全球35個國家合作的ITER項目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面臨巨大的挑戰,如何解決進展落后和預算超支等問題成為擺在各方面前的難題。科學界和國際合作伙伴們將需要共同努力,以確保這一重要科學項目能夠順利進行,從而為未來的能源領域做出重要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