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標中信證券的網絡性能管理項目;
中標民生銀行的網絡性能管理項目;
中標華夏銀行的網絡性能管理項目;
……
2021年一開始,智維數據(nCompass,北京智維盈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便迎來了客戶項目的巨大增長。“今年我們的銷售規模預計將達到300%的增長!”
智維數據(nCompass)創始人兼CEO趙立龍對此很有信心,他告訴中國軟件網,“去年由于疫情積壓了好多項目無法進場實施,現在這些項目都已經進入實施階段了,在我們這個領域一般二期及以后的項目規模至少是一期的三倍以上,因此,對于全年目標的完成,應該問題不大,另外這背后其實也蘊含了網絡流量數據管理的新機遇。”
01「 立刻找到哪出問題了」
趙立龍說,這些項目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擁有大型數據中心的客戶越來越意識到,通過網絡流量數據的分析與管理,可以更好地實現IT資產的管理與運維。
現在的大部分網絡管理軟件,都是面向特定領域、采用功能模塊方式來對整個數據中心的IT資產的運行狀況進行管理。他們的應用普遍存在兩個問題沒有很好地解決:
一方面,這種軟件往往采用傳統的監測方式,即基于經驗設置一定規則,當網絡流量或相關性能超出某個界限之后開始報警。這其中最大的缺陷是,規則是基于經驗設置的,對于新的問題,無法進行規則設置,也無法進行預警。并且,由于規則設置的剛性和不全面性,經常會出現誤報;
另一方面,這種軟件的強項是事后進行數據回溯,以此分析事件產生的原因。它無法實時或提前對問題做出響應,往往是業務部門反饋之后,才知道系統出現問題了。并且,系統能夠回溯的數據往往只是某個領域或特定功能的數據,憑借這些數據的分析很難精確找到故障定位,所花費的時間也較長。
這對于越來越要求實時運營的數字化業務來說,這種方式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客戶需要的是,“立刻、馬上找到問題出在哪了!”
02「 靠AI解決了」
傳統網絡運維管理軟件無法滿足現有的客戶需求,智維數據(nCompass)研發的網絡流量數據可視化分析平臺,以及智能化運維體系解決方案則可以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

圖1 智維數據智能化運維體系解決方案
據趙立龍介紹,他們產品和解決方案的核心是基于網絡流量數據的分析,以此來實時監控和管理各種IT資產的運行狀況。
中國軟件網采訪發現,和其他網絡流量管理軟件不一樣的是,他們的產品和方案有三個特點:

圖2 智維數據分析平臺智能網絡流量數據分析框架
首先,他們深度融合了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了“智能監控”。智能表現在三方面:(1)采用了AIOps(基于算法的智能運維)的理念,產品中內置了多種智能算法庫,可以通過計算幫助運維人員更快的感知故障、分析故障,同時讓運維人員具備數據預測、變化分析等能力。(2)內置了專家知識庫。智維數據(nCompass)基于多年的IT運維經驗,將常見故障的分析思路通過Python腳本預制在系統中。當出現告警事件、隱患事件或人工需要分析時,系統可自動獲取事件相關數據,并進行智能分析,最終給出分析結論及分析報告。(3)能一鍵聯動,實現基于明確場景的故障自愈。

圖3 智維數據分析平臺內嵌的智能算法庫
其次,他們有強大的數據分析功能。智維數據分析平臺能實現基于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多維度的網絡流量分析,能針對網絡流量、網絡性能、鏈路狀態、業務狀態、安全狀態等出各種統計報表,還有各種數據分析模型,也能自己建立分析模型。更進一步,他們還有數據中心可視化平臺。該平臺可更規范的將分布在不同的監控系統中的數據進行統一的采集,關聯,以及對相關數據分析的可視化展示。
最后,他們能協助梳理和優化數據中心的資產配置數據庫。智維數據分析平臺利用網絡流量數據分析,可進行數據中心資產的自動發現以及資產的關聯性分析,實現關鍵業務系統之間的前后訪問關系梳理,同時可實時感知資產的變化情況,反向補充CMDB信息。
正是這些別具特色的核心技術,讓數據中心運維人員告別了紛繁復雜的告警策略與規則設置,告別了資產故障誤報、漏報的情況,讓他們掌握了IT資產運維的主動權。
“就產品層面來說,流量數據分析是我們的優勢,但并不限于流量數據,只要是IT運營場景需要的數據我們都可以對接,包括采集、分析多種機器數據,如流量、日志、資產、配置、遙測等,我們的系統內置數據縫合、AI算法、知識圖譜等新技術,可以幫助客戶實現智能化、自動化的場景落地,幫企業提升整體運營管理效率。”關于對接多源數據的能力以及對應使用場景,趙立龍進一步給出詮釋。
03「 采用軟件模式,不是SaaS」
通過獨有的競爭優勢,智維數據(nCompass)獲得了快速的發展。趙立龍相信,在未來三年,他們還將保持這種狀態。
“這是一個痛點明確、需求成熟的市場。只是以前的產品沒有充分滿足需求。”
根據來自Grand View Research的報告預測,全球的IT運營與分析的市場規模將從2020年93億美元增長至2025年451億美元,將保持每年37.2%的增速,同樣,中國市場的應用需求也增長迅速。“但整個網絡流量數據管理都采用傳統軟件、本地模式交付,幾乎所有大客戶都不愿意采用SaaS模式。他們不愿意將自己的網絡流量數據放到公有云中。”
所以,在國內市場SaaS滿天飛時,趙立龍卻堅持只做軟件本地部署模式。“一方面是因為大型企業還是不接受SaaS,另一方面也是傳統軟件部署方式和商業模式更適合當前智維數據(nCompass)的發展階段。”
用戶在購買智維數據(nCompass)的產品后,還需要比較大的實施工作量,其交付過程不是那么簡單。因此,智維數據(nCompass)準備構建一個覆蓋渠道銷售、產品捆綁銷售,以及提供咨詢、實施服務等在內的生態體系。“用傳統軟件的模式,更容易快速搭建一個讓產業鏈上下游都滿意的生態。”

圖4 智維數據(nCompass)的生態合作
在趙立龍看來,并非所有軟件一定要SaaS。“還是有些細分領域,用軟件模式比SaaS模式更適合。 ”
04「未來,要能抓住機遇」
智維數據(nCompass)在未來一兩年內會推出以AI能力為核心的獨立產品,例如異常檢測產品;同時,趙立龍想利用自己的產品,將客戶的所有網絡流量數據打造成“流量數據自服務平臺”。并以這些數據為基礎,設計出更多的數據分析模型,為數據中心部門,更重要的是,也可以為業務提供更多的數據支撐作用。
趙立龍向中國軟件網介紹,這些還會以軟件模式為主。但在一些輕量化的應用場景中,智維數據(nCompass)也會嘗試性地推出一些SaaS服務。
他希望,不管是軟件模式,還是SaaS模式,智維數據(nCompass)都能抓住機遇,獲得快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