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陸玖商業評論(ID:liujiucaijing69),作者:大花兒,授權轉載發布。
玩法公布了,補貼也來了,中小商家的心可以放下來了嗎?
618不應該只屬于平臺和大品牌。
消費也一樣,消費者也不會只選擇購買品牌商品,形式多樣的小玩意、高性價比的、獨特的設計,這些來自中小商家的供給,也是大促的重要一環。
在經濟持續下行之后,價格再一次成為電商的核心競爭力,劉強東懂這個道理,戴珊也懂這個道理,但是大家都很清楚,如果沒有中小商戶的加持,想要單純靠曾經服務“消費升級”的大品牌們來實現低價,基本上是天方夜譚。
于是,“生態繁榮”,這四個字重新被提到臺面上,平靜的池塘需要鯰魚攪動,這是一種“倒逼”的力量,是平臺保持創新,讓大品牌不敢躺平的力量。
于是我們看到,今年618,中小商戶重新回歸各大電商平臺C位。
01
得中小商戶得天下
今年618還沒打響之前,其實就有了明顯的搶人大戰的苗頭,傳統電商與短視頻在中小商戶這里廝殺。
這里面有兩個明顯的變數因子,一邊是傳統電商對于中小商戶權重不足的疑慮,另外一方面則是短視頻平臺流量越來越貴,走量不賺錢的現實。
“像618這樣的互聯網大促,熱鬧都是屬于那些大品牌的。”
傳統電商行業,一直上演著經濟學商業規則的“二八定律”,20%頭部品牌貢獻80% GMV,80%中小商戶貢獻20% GMV,中小商戶在購物節的缺位現象一直很明顯,直接的原因就是玩不起。
你不讓我玩得起,我們也躲得起,于是中小商戶往往在大促(618,雙11等)選擇躺平。同時他們也會選擇去到拼多多、抖音。
但是很可惜,沒有一個不割韭菜的平臺,新的平臺崛起后,似乎中小商戶也開始玩不起了。
一位國產服裝商家告訴陸玖商業評論,“今年618,我們的營銷主陣地其實還是淘天和京東兩大平臺,盡管公司也曾考慮過階段性加大短視頻帶貨投入,但流量價格實在太高了,即使后面GMV好看,但毛利可能所剩無幾,更不敢核算人力物力等成本。”
“京東方面,面向所有品牌商家開放了百億補貼、便宜包郵、京東秒殺等重要頻道;淘寶方面則上線了面向中小商戶的專屬營銷通道‘淘寶好價節’,同時還把首頁焦點位置,給到了好價節會場和‘淘寶好價’頻道。”該服裝商家如是說。
回顧整個中國電商,得中小商戶者得天下,淘寶、拼多多、以及如今直播電商。
天貓淘寶以及京東重新開始重視中小商戶,這是一個認知輪回。
02
回歸需要政策支撐
既然要搶人,那么就得給政策,中小商戶的動力永遠來自利潤。
流量、權重、規則,這是中小商戶在任何一個平臺都關心的核心要素。
流量,這是電商平臺核心的盈利手段。
流量就像水,從外部引入一部分,自身制造一部分,然后綜合在一起再賣給第三方商戶,中小商戶在資金上的實力自然不能跟大商戶相提并論,所以在搜索流量上自然就吃虧,久而久之,生意自然不好做。
那么,今年傳統電商的流量玩法有沒有變化?從以前單純的競價因子,有沒有加入價格因子?起碼從現在看來,無論是淘天,還是京東,都認識到了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根據各自不同優勢,獨給予好的位置”,中小商戶迎來了公平。
淘寶好價負責人鄒衍不久前曾提到,淘寶正在補齊“我們曾經有機會,但可能沒有重視的一個板塊”。淘寶平臺上不缺供給、不缺好價,真正欠缺的,是讓那些本身有能力提供好價好物的商家,找到更多爆發成長的機會。
權重,則是平臺對于中小商戶的一個態度,能不能一視同仁處理問題。
以往“天貓618”開始改為“淘寶天貓618”,此舉也被市場解讀為,淘寶生態占位將被提高;京東也在618推出“減負增收”大禮包,要幫助中小商戶銷售翻倍。
淘寶將面對中小商戶的“淘寶好價”頻道,放在“寸土寸金”的淘寶首頁正中間的位置,很大程度上,可以從消費者決策路徑的前半段切入,“需求-搜索-購買”或變為“看見-激發購買”,這會直接拉動了中小商戶的流量,進而刺激下單機會。
京東APP首頁的百億補貼、便宜包郵、京東秒殺等核心頻道將向所有商家開放,讓商家實現自主提報、公平競價。
規則,一個平臺,持續性的規則就是平臺法律,有了穩定的規則,才能有中小商戶的持續支持。
今年618,各大電商平臺都開始讓利,這到底會是一種短期行為,還是長期行為,這才是核心中的核心。
去翻一翻過去幾個季度的財報,我們就會發現,阿里、京東、拼多多三家公司,誰的營收在增長,誰的利潤在增長,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讓利此時比利潤更重要,三家依舊圍繞著用戶心智在競爭。
“我們最怕618各家的政策就是一時興起,等大家真金白銀投進去之后,平臺政策又變了,這才是我們最擔心的。”某風扇品牌的代運營商告訴陸玖商業評論。
03
從根上幫助中小商戶
“不讓每一個商家掉隊”,這也是淘天集團CEO戴珊一再強調的事情。
她在618啟動會上透露,“淘寶今年會在用戶規模上進行歷史性的巨大投入。我們有義務、有責任跟商家一起吸引更多的用戶,把用戶的規模做大。”
吸引用戶的潛臺詞是什么?那就是拉新,增長,擴大規模,這才是中小商戶最看中的因素。
平臺想要幫助中小商戶持續成長,并不是一場平盆大雨廣撒流量就可以實現的。于平臺而言,要做的是給予商家長期的雨水灌溉。
“說實話,現在各家平臺的情況都不一樣,有些平臺無論我們怎么折騰,平臺怎么扶持,也沒有新的用戶進來了,有些平臺呢,只要資源傾斜一點,我們自己運營精細化一些,還有新的活水進來,平臺自身的流量價值并不一樣。”一家女性用品京東代運營商表示。
如何精細化運作流量?從大的流量池中,挖掘更多的私域流量,這需要平臺與商家一起努力。
以淘寶為例,修改規則,方便中小商戶打通流量、運營、內容、推送一系列流程,讓中小商戶有力可使,只要做好內容推送,加強直播的品質,維護好粉絲的熱度,就可以持續增加店鋪的黏性、復購以及拉新。
現在無論是淘天,還是京東,都開始認識到內容對于電商的拉新價值,本質上,直播或者短視頻起到了說明書的作用,幫助消費者更加直觀了解一款產品或者一個店鋪,比傳統的圖文形式更加直接。
“大促期間,結合平臺玩法,配合主播改價、打爆款,銷量會有明顯提升。其余時間,只要跑好直通車、鉆展、淘寶客等老幾樣兒,流量、復購都有保證”,不少商家認為,淘天中小企業發展中心的成立,以及618后“淘寶好價”成為長期入口,給了他們更大的經營期待。
一位淘寶十年老店鋪的店長告訴陸玖商業評論:“很長一段時間里,規則很簡單,你花錢買流量你就能賣貨,不買量你就啥也不行,變量就是錢,現在平臺給了規則,那么我們就能通過運營和自身的努力,來彌補我們資金的不足。”
04
零售的核心是生態
一片花園,最需要的是什么?很顯然是蜜蜂,如果沒有蜜蜂,整個花園的物種就會毫無生機,物種越來越凋零,因為花園物種之間,要靠蜜蜂來傳遞信息,這樣才能保持繁殖和生長。
經常去逛商場的消費者,應該會發現,商場里,最能折騰的兩類商戶,一種是頂層的餐飲,一種是地下一樓的促銷區,這些都是典型的中小商戶代表,促銷員、大喇叭、海報也經常是他們在用,中間層的大牌們,往往都是常年不動聲色。
電商生態中,中小商戶的價值就是花園里的蜜蜂和商場里的負一層,最大的價值就是折騰。
中小商戶可以激發生態,從產品種類到服務到創造性持續換代,因為中小商戶永遠是饑渴的,追求從0到1的過程,他們在生態中,就像一條條鯰魚,可以倒逼大玩家們有危機感,可以倒逼平臺提供更好的服務。
近幾年大火的脫毛儀、美容儀、沖牙器市場,原本都是國外大牌的天下,日子過得非常舒服。
但是國產的花至、覓光、倍至、Ulike等品牌的出現,立刻就倒逼了整個產業的升級,整個行業價格歸于合理,劣質產品被淘汰,在這個過程中,電商渠道則幫助了這些品牌快速崛起。
中小商戶貢獻的可能不是最多的利潤,但卻是最持久的聲量和原動力。
就像我們的生活,米其林和黑珍珠固然令人向往,但是陪伴我們更多的則是,路邊的蘭州拉面或者成都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