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博通計劃收購 VMware,服務器虛擬化市場正面臨數十年來最大的變革。早在 2015 年,大多數企業已經基于 VMware 的虛擬化平臺實現了標準化。而到了 2022 年,VMware 在服務器虛擬化市場占領了近 97% 的收入份額。博通收購 VMware 無疑將對企業的服務器虛擬化策略產生影響,進而在信息技術運營領域產生連鎖反應。
在此背景下,Gartner 發布《全球服務器虛擬化市場指南》:Market Guide for Server Virtualization(以下簡稱“市場指南”),對服務器虛擬化市場的發展趨勢與前景進行解讀,提出相關建議,并遴選 20+ 全球服務器虛擬化廠商在報告中推薦,包括 Nutanix、Microsoft、華為、SmartX 等,旨在為客戶服務器虛擬化選型提供參考。
市場指南指出,除了受博通計劃收購 VMware 的影響外,對 ARM 架構服務器的支持、輕量級虛擬機(VM)監控程序、微虛擬機(MicroVMs)、容器和虛擬機的融合等技術發展趨勢也在推動服務器虛擬化市場的發展。調研顯示,到 2026 年,50% 的企業將重新評估其服務器虛擬化需求,并探索替代的服務器虛擬化技術;盡管云遷移和容器正在被越來越多的采用,到 2027 年 70% 的數據中心仍將繼續使用基于虛擬機管理程序的虛擬化。
針對服務器虛擬化的部署場景,Gartner 將其細分為六種:基于硬件、基于管理程序、在基于管理程序內基于操作系統、基于操作系統、容器與虛擬機融合(圍繞容器、共存)和微型虛擬機。
其中,在容器與虛擬機融合部署場景,SmartX 最新發布了生產級 Kubernetes 構建與管理產品 SmartX Kubernetes Service,可基于其超融合產品一站式構建 K8s 集群,構建可承載虛擬化和容器應用的完整企業云基礎架構。
在本份指南中,針對現有與新興工作負載,Gartner 也給出了前景預測與發展建議:
現有工作負載
前景預測
● 大多數現有虛擬化工作負載將保留在服務器虛擬化平臺上,但遷移將持續進行。
● 在本地虛擬化平臺之間進行的重新虛擬化轉換將受到限制,這更適用于風險較低、價值較低的虛擬化工作負載。
● 對現有虛擬化工作負載進行容器化最好限制在技術上適合的、低風險的機會。如無狀態的、輕量級、短暫的、基于 Web 或許多現有的 Java 工作負載。
● 淘汰小眾、復雜、高成本的遺留應用程序和工作負載。
發展建議
● 評估完成大規模遷移所需的時間和精力,包括全面的投資回報率分析。需要注意遷移現有虛擬工作負載可能僅能帶來邊際效益,大規模遷移也可能導致較高的機會成本。
● 評估容器和虛擬機的融合部署模式,以便簡化虛擬工作負載的遷移工作,并讓現有的工作負載在新的云原生基礎設施中獲益。
新興工作負載
前景預測
● 隨著云戰略的普及,公有云將成為大多數新企業工作負載的首選,其中基于虛擬機管理程序的虛擬化將作為嵌入式特性而非單獨的產品。
● 現代應用架構傾向于云原生解決方案,并推動容器和無服務器計算的進一步采用。
● 云戰略將推動 PaaS 和SaaS 的進一步采用,并減少/淘汰相關的本地基礎設施。
● 分布式云的采用率將保持在較低水平。初期使用將重點關注本地需求,包括高安全性/高可控性和延遲敏感的工作負載。
● 新型服務器虛擬化形式將仍處于起步階段,但將越來越多地出現在 2024 年的技術評估中。
發展建議
● 調研新興供應商和不同的服務器虛擬化技術的適用性。如容器和虛擬機融合部署、微虛擬機、硬件輔助、分布式云和云原生基礎設施。
● 驗證各種形式的虛擬基礎設施的必要程度。包括跨數據中心、終端用戶、公共云、分布式云基礎設施、遠程/分支辦公室和邊緣環境的驗證需求。
● 通過試點服務器虛擬化中的創新來展示潛在的敏捷性改進。
此外,Gartner 也著重提到,未來信息技術運營團隊將考慮與 IT 現代化、云原生相關的新技術與工作方式,包括云原生基礎設施、超融合、平臺工程、自動化(包括基礎設施即代碼)、分布式混合基礎設施、邊緣計算、監控、可觀察性和IT運營人工智能(AIOps)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