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榮倫超駕車一路向東,從京通快速路拐入通燕高速,跨過潮白河,盡管是早高峰時段,40分鐘便抵達燕郊。反方向路上車流密布,住在燕郊的上班大軍正涌向北京。
榮倫超家住北京,他是企商在線基礎設施部門負責人,企商在線自建自營的“北京·光子1號金融算力中心”就坐落在與北京一河之隔的燕郊高新區。

▲燕郊鎮與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區僅一河之隔
隨著京津冀協同走向深入,越來越多人像他一樣在北京和燕郊之間兩地通勤,交通的完善、產業的規劃吸引著創新企業和個人紛紛奔赴潮白河彼岸。
01.家門口的理想工作
榮倫超就職的企商在線是北京的一家專精特新企業,深耕數據產業20年,在北京擁有多座自建自營的數據中心。2021年6月,企商在線瞄準了毗鄰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燕郊,計劃在此建成一座萬架機架規模的數據中心,光子1號金融算力中心建設項目就此啟動。經過一年半的建設,一座高質量數據中心拔地而起。

▲北京·光子1號金融算力中心鳥瞰圖
建設同期,企商在線引進了眾多基建工程師及運維工程師人才。家在燕郊的王思遠,曾為工作輾轉奔波于北京、張家口、天津等地,隨著光子1號算力中心建成投運,他成為這里的基礎設施運維工程師。
“由于工作受地域局限,常年漂泊在外,我最希望的就是能在家門口找個穩定的工作。光子1號是北京及周邊首屈一指的數據中心,擁有最先進的基礎設施設備和運維系統,同時具備現代化辦公環境,寫字樓、食堂、生活配套設施一應俱全,是一份家門口的理想工作。”

▲企商在線基礎設施運維工程師王思遠
企商在線售前主管佟樂在位于北京三里屯的公司總部工作,工作原因需要經常到燕郊數據中心。碰上車輛限行,佟樂騎著電動車就出發了。“每次出門,沿著朝陽北路一路向東,沿途景美、水清、岸綠,聽十來首歌,便進入了燕郊地界。”
近年來,北京與北三縣之間交通一體化加速,高速、公交車、定制快巴等多種通勤方式齊備。佟樂說到,“北京地鐵22號線預計2025年建成開通,光子1號附近的神威大街也設有一站,無論對于我們自己通勤、人員招聘、還是客戶運維,都是一件好事。”

▲北京軌道交通22號線線路圖
02.立足燕郊,服務京津冀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深入,燕郊正加速融入北京的創新鏈條。潮白河兩岸交通大動脈的打通拉近了兩地的時空距離,讓人員通勤和交通運輸更為便利,除此之外,產業規劃方面,燕郊也對創新項目展現出足夠的吸引力。
受北京市政府出臺《北京市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2018)的影響,北京地區適用于數據中心建設的基礎資源逐步趨緊,建設項目要拿到能評環評批復愈發艱難,數據中心從北京主城區向周邊地區建設外溢。
張北、廊坊、懷來等地已形成環京數據中心產業集群,相較而言,一水之隔的燕郊在地理位置上無疑有著更為顯著的優勢。燕郊距北京市中心僅40公里,在數據傳輸上首先表現出來的亮點就在于低網絡時延,綜合位置甚至優于房山、延慶等北京郊區。

▲光子1號距離北京各大數據中心集群不足40公里
光子1號金融算力中心打出的口號就是——距離北京市中心最近的大型環京算力中心,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讓其充分享受豐富的網絡資源和低網絡時延,對運維隊伍的招聘建設也更具備吸引力。
另一方面,身處燕郊的光子1號擺脫了北京電力和土地資源的限制。榮倫超介紹到,“燕郊有更便宜的電費,意味著客戶綜合成本更低,土地資源也更為豐富,可以更好地滿足客戶對于計算存儲大規模的擴容需求。”
為響應國家雙碳戰略,光子1號金融算力中心設置了不同的節能降耗相應配置,包括自然冷源的暖通系統、送冷方式、機柜排布方式等等,打造集約化、綠色化、智能化的數據中心,為京津冀地區數字經濟提供算力基礎設施和有力支撐。
立足燕郊,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光子1號是企商在線企業發展的重要一步,也是京津冀一體化協同下的生動縮影。在協同創新的大格局下,前赴后繼的創新“候鳥”一路向東,為兩地產業鏈創新鏈融合發展跑出加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