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前,邵合友在廈門成立了一家物流公司——津泓物流。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現在,所經營的業務已涵蓋快消、快遞、快運等多重領域。在十幾年前,邵總已經超前地提出管理靠系統的經營理念,并且,將從廈門集美大學畢業的弟弟帶入物流行業自研系統,為物流數字化經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目前,津泓物流已經成為廈門頭部物流企業,年營收達到2億、自營車100多臺,長期合作車輛500多臺,接下來老邵還準備進行全國布局,實現業務的進一步拓展。
在物流行業整體都處在寒冷冰川時代的大環境下,廈門津泓物流能實現如此發展,他們的經營秘訣是什么呢?
通過和老邵的多次深度溝通,零距離觀察津泓日常運營,我們發現,津泓物流的幾大特點,和剛剛過去的先進貨運經營者大會上,老翟提出的先進貨運者的三點共性不謀而合。
“快遞+快運” 多貨主組合
在這個“卷”的時代,搞定一到兩個大客戶已經滿足不了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只有把大小貨主、不同線路、不同服務需求的貨源進行有效組合,在自己的“領地”范圍里,實現資源配置效率,尤其是車輛運力效率的相對優勢,才能讓“領地”范圍內客戶源源不斷流入自己的企業。
津泓物流,在五六年前就已經意識到了“行業危機”,并迅速調整貨主結構。
創業伊始,津泓物流只有一、兩個客戶,這兩個客戶的營收一度占到整個營業額的80%。如果客戶發生變化,所產生的風險將會全部轉移到物流公司。對于此,津泓物流對自己提出一個要求:每個客戶的營收占比不能超過整體的20%,如果超過這個閾值,將會調整對其他公司業務的接受情況,或者倒逼自己做更多的業務以平衡客戶的系數。
正是有這樣超前的布局,津泓物流打造了白天快運、晚上快遞的“白+黑”的模式,成為企業快速發展的奠基石。
“334”結構 打造可控運力
貨運經營者通常會采用兩種方式來打造運力:投入自有車輛和在交易平臺臨時找外協車。然而,在低毛利、低增長的時代,這兩種方式只會增加風險。因此,為了在貨物配送方面更加有針對性,貨運經營者需要不斷積累和沉淀長期經營中的運力資源。
在運力池打造方面,津泓物流有著自己的理解。他們將自有運力分為“334”結構:30%自有車,40%長期外協熟車,30%靈活調用車,并且根據業務單量與自有車體量進行匹配,最高不超過30%、最低不低于20%。讓外協運力有錢賺、讓自身成本有控制,從而會實現讓每一單、每一天的運力調度都在無形中增加自己長期的競爭力。
如何讓運力變得可控,并且能夠按需派單、就近派單、派合適的車?財運通給津泓物流一個滿意的答卷。
G7易流財運通系統將津泓物流自有車和外協車整合到系統的運力池中,并對熟車和司機打上相應的標簽,根據不同貨主、不同需求,選擇不同類型的車和司機,及時發布訂單、連接司機,實現調車快、發貨快、回款快的優勢堡壘。
此外,津泓物流也能夠通過G7易流財運通系統對運單列表直接實現可視化位置查看,并且將運單一鍵分享給上游貨主,可以滿足貨主隨時查看運單狀態,提升貨主對津泓物流的信任感。
線上協同調車 配置最優計劃
精細管理成本,以效率換效益
物流行業現在的基本特征已經變成了:總量不增,運力過剩。
要在內卷時代實現"量利齊增",我們必須精打細算,對每項費用進行精細化管理,具體到每一張訂單。這樣,當客戶、貨源和線路等因素發生微小變化時,我們才能迅速做出反應,控制毛利,并提升利潤。為了管理好毛利潤,我們必須對每天、每趟行程以及每個訂單進行精細化管理。
為此,津泓物流從創辦之初就開始自研系統,旨在打通各個部門的連接,讓數據流轉起來,發揮數據的最大的價值。G7易流財運通幫助津泓物流將后臺的訂單、車輛、運力三大利潤中心連接起來,利用微信自動將應收應付、實收實付推送,所有數據一目了然,推動經營管理優化。
邵總現在通過G7易流財運通系統當天就看到哪些項目、哪條線、哪輛車的毛利和成本,進而根據數據的變化,及時調整車輛和線路。如果等周會、月會的報表,這一周或者一個月都會存在0利潤或者貼錢跑的現象,很是被動。現在通過數據的流向,及時調整業務方向,針對一些去程低利潤、回程高利潤的線路可以大膽的跑起來,以效率換效益。
作為貨運經營三好生,津泓物流繼續深耕福建省內市場,特別是在閩南地區開拓整車配送業務,并購買了多輛展翼車和雙層棧板車,以提升物流配送的效率和質量
,邵總說:“相信我們的整車配送在財運通和特種車輛的加持下,將會效率翻倍”。
未來,G7易流財運通將與津泓物流進行更深入的合作,將物流企業的先進實踐與系統相結合,實現業務與組織的的高效協同,助力津泓物流實現精細化經營,推動其健康增長。同時,G7易流也將不斷為物流從業者創造價值,幫助廣大貨運經營者們在微利時代保持領先地位,成為行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