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資訊】6月29日消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與其他科研單位的研究人員最近取得了重要突破。他們利用中國天眼FAST(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進行了脈沖星測時實驗,并獲得了納赫茲引力波存在的關鍵證據。相關研究團隊在我國天文學術期刊《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RAA)》上在線發(fā)表了相關論文,這一成果表明中國在納赫茲引力波研究方面取得了國際領先地位。
據介紹,中國研究團隊通過對57顆毫秒脈沖星進行了長期系統(tǒng)性監(jiān)測,利用他們自主開發(fā)的軟件對持續(xù)3年5個月的數據進行了分析研究。在4.6西格瑪的置信度水平上,他們發(fā)現了與納赫茲引力波特征相關的四極相關信號證據。這一結果在統(tǒng)計學上非常顯著,誤報率小于五十萬分之一。

據ITBEAR科技資訊了解,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院士對此表示:“納赫茲引力波的探測靈敏度與觀測時間跨度密切相關。美國、歐洲和澳大利亞的科研團隊分別已進行了大約20年的納赫茲引力波搜尋,而我們的研究團隊借助中國天眼的卓越性能,在數據精度、脈沖星數量和數據處理算法方面具有優(yōu)勢,使中國在納赫茲引力波的探測和研究方面與世界同步達到領先水平。”
引力波是宇宙中加速運動的有質量物體擾動周圍時空而產生的時空漣漪。由于其信號極其微弱,因此探測引力波成為了直接觀測宇宙中非發(fā)光物質的手段。納赫茲引力波的探測對于理解超大質量黑洞、星系合并歷史以及宇宙大尺度結構的形成等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可以說,中國天眼此次的引力波探測成果堪稱世界級的發(fā)現。
這一新聞的發(fā)布對中國的科研實力和技術水平有著重要的示范和推動作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與其他科研單位的研究人員在引力波研究領域的突破為我國的天文學界增添了光彩,也為全球的天文學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未來,我們有理由期待中國在天文科學領域取得更多的重大突破,為人類探索宇宙的奧秘貢獻更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