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的一點是,相較To C創業,To B顯然是需要一個更長等待時間的行業。
日前,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云科技”)正式以“688316”為股票代碼在科創板掛牌上市,成為國內“混合云第一股”。
青云科技董事長兼CEO黃允松在上市致辭中表示:“我們一直從事難而正確的基礎工作,通過不斷自主創新,為社會和企業持續創造價值,努力成為百行千業數字化轉型可依賴、可信賴的基石型合作伙伴。”
作為青云科技最早的機構投資方,同時也是第一大外部投資方,藍馳創投管理合伙人陳維廣坦言,其投資青云科技的2012年,是投移動互聯網遍地撿錢的時候,真正搭理云計算這類項目的投資人較少,“本身很多投資人就看不懂,即使是看得懂的VC,也不太敢下手。”
“我始終認為,To B創業是一件10年起跳的事情,不做10年沒感覺;創業者只有一步步走過來,才能慢慢摸清楚自己應該為這個市場提供什么價值;作為早期投資的一員,我希望這個行業能給夢想多一些時間。”陳維廣強調。
同樣是在2012年即投資青云科技的九合創投創始人王嘯則認為,To B是綜合實力的比拼,創業者的行業經驗非常重要,“To B企業非常重要的一點——客戶思維和服務思維,當然這背后是他們強勢的技術、產品和服務能力做支撐;隨著中國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持續深化,青云科技的解決方案有望在更多的區域和行業落地。”
經緯中國合伙人左凌燁持有類似的觀點,他指出,青云科技的核心亮點在于對行業know-how的深入理解。“青云科技選擇混合云市場,非常重要的一個驅動因素是客戶需求;青云科技在選定位、打市場方面的經驗,是可以留給之后的公司借鑒復制的。”
而在云九資本創始合伙人曹大容看來,在今天完成IPO這一里程碑后,青云科技在代表國產云躋身世界領先公司的路上,仍然任重道遠,大有可為。“我相信這是黃允松終生的事業,因為他想成就的不光是青云科技這一家公司如何,而是國產云在全球市場上走到領先地位,這是他和青云科技的長期目標。”
光速中國創始合伙人宓群則表示,隨著百行千業數字化轉型持續深化,上云、用云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剛需;而云原生、大數據、5G、AI等信息技術的融合發展,同樣給予青云科技持續創造商業價值的舞臺。“我們期待青云科技能持續創新,成為數字化社會的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