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部分北京地區的房價仍舊低于2017年時的房價高點。這也帶來了一個購房人關注的問題,就是買什么樣的房子能夠保值與升值。
在6月21日“雙杠”——財小新·會客廳視頻節目中,財經新地產執行主編劉狄與胡sir會客廳出品人胡蓮一起聊了聊“北京什么樣的房子不能買”。
這里說的“不能買”,并非指房子有什么質量問題,而是具備這些特征的房子,其升值的可能性較小。如果購房是以居住為目的的話,這些房子可以入手;但如果是以保值增值為目的,則需要謹慎對待。
具體來說,北京有四大“不能買”,分別為行政區域交界的地方不能買,沒有產業的地方不能買,過于成熟的地區不能買,以及遠郊、環京地區不能買。
這些特征背后其實都蘊藏著一個道理——產業帶動房價。只有有產業的地方,才會有新增人口進入,才會帶動房價的步步為營。消費者在購房時,要優先考慮那些已經有產業落地的區域,如果迄今產業仍在規劃藍圖之中,這樣的地區則存在著不能升值的風險。
行政區域交界地方“不能買”
胡sir:每個區都有自己重點發展的核心區,各種資源都會集中于此,而區的邊界地區獲得的投資少,因此房子的增值空間較小。
劉狄:比如豐臺和房山的交界地區——青龍湖,以及昌平和朝陽的交界地區,雖然有了很多小區,但是這些年來的市容變化不大。
胡sir:如果購房是以居住為目的的話,這個區域的房子可以買,但如果是以保值增值為目的的話,要遠離。
之前購買這類房的理由是離市中心近。但是城市的發展不是環線式發展,而是點狀發展。所以,離市中心近不是房子升值的理由。
沒有產業的地方“不能買”
胡sir:軌道交通和當地產業規劃發展不及預期的地方,房價漲幅也會比較低。
劉狄:比如北京的房山。十幾年前,房山的樓盤很火,當初的規劃是一條軌道和高速連接市區,但是這些規劃和通州已經實現的八通線+京通快速路一樣。購房人可以看到通州的交通堵塞情況,也會影響那里的市場情況。
胡sir:軌道交通和當地的產業規劃不及預期的地方,房價漲幅也是會較低的。
劉狄:比如北京的房山。十幾年前,房山的樓盤很火,當初的規劃是一條軌道和高速連接市區,這些規劃和通州已經實現的八通線+京通快速路一樣。購房人可以看到通州的交通堵塞情況,也會影響那里的市場情況。
胡sir:不要買那些產業遲遲落地不了的地方。在過去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得益于外企進入,帶動了國貿和望京的區域發展。但當外企進入中國市場,以及新興產業發展不如預期的話,將不會帶動房價的上漲。
比如麗澤和通州,這些定位高端的地區,需要分搶其他地方的蛋糕。在經濟增速放緩的環境下,新興地區很難搶走成熟地區的企業。目前產業落地不好的地區,未來3-5年也很難有起色。
劉狄:產業在一個城市是有限的,很難遍地開花。比如某一產業在亦莊落地后,房山、大興等其他地區就很難再有相同的產業落地。
胡sir:總結一句話是,在存量博弈的時代,不要去買產業后發區域的房子。后發區域的產業規劃很難落地,很難追趕。
過于成熟的地方“不能買”
胡sir:過于成熟的地方房價本身比較高,城市更新很難進行,只能做一些修補。比如有些東三環地區的房價比昌平地區要低。
過于成熟的地區不符合高端人士的購房需求。這些對價格不敏感的消費者不來這些地區購房的話,房價很難上漲。
劉狄:這些地區更加適合租房。
遠郊、環京等地“不能買”
劉狄:有人認為在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遠郊房價也會漲。但是從過去十年實際情況來看,尤其是通勤再有問題的遠郊地區,房價并沒有漲起來。
這也是產業發展的問題。沒有產業就留不住人,沒有增量人口,就沒有增量需求。比如懷柔、密云重點發展旅游業,房子都是本地人來買。
胡sir:這和玩吃雞游戲中的毒圈擴大,安全區逐漸縮小一樣。買房就要買安全區里的,比如一二線城市的房子。而在北京等一線城市當中,房子安全區也在逐漸減少,能夠保值增值的房子越來越少。
劉狄:環京區域也一樣。由于沒有產業發展,房價也很難漲。從十多年的觀察來看,北京漲,環京漲的慢;北京不漲,環京降;北京降,環京腰斬。即便具有通勤優勢的燕郊,房價腰斬也是三四年就來一次。
胡sir:有產業才能有就業,消費者才能有現金流,才能有買房的需求。房地產是實體經濟的晴雨表。
劉狄:環京地區還有一個問題需要注意,是供地量過大,新房量大,二手房交易過低,房子升值空間就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