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問我,難道目前就沒有值得購買的商鋪嗎?
我只能說:市面上能買得到的基本沒有價值。
底層邏輯和上一期公寓是一樣的,商業用地審批過多,開發商全蓋成寫字樓是鐵定賣不出去的,所以打個擦邊球建成商業,其實啊每個城市的商鋪基本上都過量了,除了一線城市核心地段待遇要好點,其它城市商業價值不高,房企明明知道商鋪不好賣,為什么還建商鋪?
因為房企在拍地的時候,當地規劃部門出讓住宅用地,要綁定商業用地任務指標,比如住宅用地多少平米,商業用地多少平米,就好像你去買寶馬,你不加選配,4s店不賣給你一樣。
當下,線上的網購瘋狂的發展模式,把消費者基本稀釋掉了,讓商鋪的商業價值大大降低。
以目前商鋪的價格而言,它的年化收益能達到3%,就非常給力了。
那么誰會去買商鋪了,就是那種有關系有資源的人,他買完后立馬就可以租給別人,而且租期長、租金高,簽約就是10幾年,一般的人根本就沒有這么好的資源。
另外返租商鋪也是經常說的話題了,說實話這要看運氣了,運氣好的話,遇到有實力的房企,有運營能力的團隊,商業有可能做起來,不過還是有風險的,如果是返租的話,跟你簽10年返租合同,簽返租協議最好是開發商自己的公司(子公司),目前簽返租協議的公司大多數是皮包公司,這種公司直接宣布倒閉,即使你合同啥用沒有。
投資商鋪幾點建議:
第一,房產有風險優先級:住宅、公寓、商鋪、旅游地產,商鋪也有優先級:
第1是優質社區底商,
第2是購物中心通外的商鋪,
第3是步行街的一樓,
第4是步行街,二樓三樓,
第5是那種分割式的室內商鋪。
第二、社區底商,雙面街比單面街好,一條街兩邊都是商鋪,人流才大,才更容易產生消費的沖動,所以單邊街生意一般不咋地,還有社區底商,越靠近社區大門價值越高,未來越好租。
第三、商場里分割銷售的不帶返租的鋪位慎重購買,如商場5000平的鋪位分割成50個,賣給50個業主,這種商鋪風險較大,如果不統一管理基本就是個死,因為50個人有50個意見,而且我告訴你,有人買了商鋪懶得出租得多的是,一個商場只有出租率高,商品類型集中有序才熱鬧,尤其是沒有集中式管理的物業,這類商鋪地段再好也是死。
第四、專業市場建議慎重,如建材市場、五金市場,窗簾市場,這類商鋪在10年前回報率還可以,但是在目前的環境,在做專業市場成功率很小。
第五年、如果商鋪連收益5%都達不到,買這樣的商鋪還咱們還不如買個4%左右的理財產品,因為商鋪未來變現能力差,接盤俠少,在測算年回報的時候,要去周邊的商鋪問下真實的租金,不要只聽售樓處的置業顧問一通忽悠。
第六、看中了商鋪,去了解一下同板塊,同檔次的商鋪的租金,你也可以到本城市的銀行信貸部門,假如用此商鋪做抵押貸款,銀行要不要這樣的商鋪做抵押物,如果銀行認可,這種商鋪是非常難得的,盡量買這種商鋪。
第七、有些商鋪在小區內部,只依靠小區內部業主拉動消費,那么這種商鋪的回報率不高。
第八個、不要迷戀大牌,什么北辰商業街、萬達廣場、龍湖天街等等著名的商業地產,你可以去看看,場面一樣很冷清。
總結:購買商鋪和選擇關系很大,因此,人們想要選擇商鋪一定要熟悉商鋪相關的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