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在事業單位工作了幾年,讀了個雙證MPA。后來也考過幾次公務員,有三次公務員面試全場第一經驗:1次部委面試第一,1次山東省某市核心部門崗位全場第一、1次河北省某市直部門崗位全場第一。
部委的面試是84分,筆試第三逆襲成為第一,但是當時真沒想著考上,確實是意外之喜。
成績截圖
我報考的部委面試是屬于結構化點評的形式,3道題,備考間10分鐘寫提綱,可帶草稿紙入考場。當時沒有刻意的準備,但是之前和江蘇的小伙伴練過這種形式,所以并不陌生。我是第3個發言,前兩位在答題的時候趕緊看題本又熟悉了一下規則。
分享六個感悟
1.部委到底挑不挑人
有些部委的面試確實有很多考場以外的因素,比如你的學校、年齡、家庭條件等等,尤其是一些強勢的部委。一個是從歷年的錄取名單里可以看出來。如果有這種傾向的話,一些大齡考生要慎重報考,不要浪費寶貴的機會。另一個是從面試形式上可以看出來。有些部門比如海關、國稅、海事局招錄的人多,面試時崗位順序都是打亂的,考官手中沒有你的檔案,基本上和省考差不多。
我2020年的時候報考了某個部委,面試題目是2+2形式,2道普通題目(綜合分析題)+2道專業題目。因為去年疫情期間面試準備時間超長,我甚至猜到了2道專業題的原題,在考場上基本上都是脫稿講的,但是成績卻很低。場外的原因可能一個是年齡偏大,另一個是讀的在職MPA(雙證)。
(猜專業題其實也簡單,就是看部委一把手的講話,尤其是大的工作會議。這是為整個系統一年工作定方向的,報考部委的同學一定要反復看、幾篇講話結合著看,你會發現重要工作就那么幾項)
2.綜合分析題應該怎么答?
第1題:我們國家十三五期間發生了很多大事,也有很多民生小事值得我們關注,比如垃圾分類,還有清潔取暖等等,請列舉生活當中的幾個民生小事,然后選一件展開進一步的闡述。
題目比較新穎,是一種半開放式的命題方式,讓考生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來闡述一件民生小事。
這道題的本質仍然是一道綜合分析題,屬于偏正面的社會現象類題目。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民生工程又是民心工程,是黨和政府對群眾有溫度的承諾,是每一名群眾都能夠實打實感受到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所以這道題目是讓你自己舉一個“偏正面的社會現象”并進行評論。很多看似很創新的面試題目萬變不離其宗,遇到新題不要慌,分析一下按照我們準備的框架組織答案即可。
對于這類題目,我們應該側重于說其積極意義,然后適當補充一點對策,比如怎么把好政策落實好、把好事辦好。或者說自己的體會,比如強化公仆意識和為民情懷,善做小事、甘做小事。
當聽到其他兩位考生答題的時候把重點放在了找不足、提對策,我就知道他們的所處的面試水平階段還不是很高。
廁所革命
我的作答思路:
列舉了廁所革命、網絡提速降費、常用藥品降價三件民生小事,然后選擇“廁所革命”來進行闡述。
1.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2020年新增減稅降費超過2.6萬億。)
2.要堅持問題導向,解決民生痛點。(人民群眾的表情包就是檢驗我們工作的晴雨表)
3.要增強為民情懷,甘做小事、善做小事。
3.組織管理題應該怎么答?
第2題:TA非常重視青年的成長成才,某稅務機關為了鼓勵青年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圍繞“新時代、新青年、新奮斗”策劃一個活動,要求內涵豐富、形式新穎,請開展論述。(因為是回憶版。記得有“青春” 和“奮斗”兩個詞,但是具體的句子記不得了)
第2道題是一道組織管理類題目。組織管理類題目相對于綜合分析題難度要低一些。組織管理類題目就很容易針對性練習,短時間內提高。
組織管理類題目,我總結了4種答題方法:
1.“事前、事中、事后”法
2.八要素法
3.系列活動法
4.把好關口法
目前來看,絕大部分組織管理類題目都可以套進這幾種類型的題目中,而且每一種方法都有適用的題型。
比如這道題要求內涵豐富、形式新穎。就特別適合用系列活動法。
“系列活動法”,也就是通過組織3-4個活動來完成一個系列活動的方式來回答題目。系列活動法”更容易做到扣題,我在答題時就圍繞“青春”、“奮斗”、“稅務工作”三個詞組織了3場活動,和稅務工作契合的非常緊密。
我在備考間的時候就想著怎么能說一些稅務相關的知識,一方面我想到了減稅降費(我在經濟部門上班了解一些),另一方面就是想到了一句話為國聚財。 國考中你準備考哪個部門就要多準備一些對應的知識,要提前準備,這樣更能引起考官的共鳴,讓他們覺得你就是自己人。
我聽完其他2位考生都是用事前事中事后的方法就感覺他們不會出彩,因為很套路化不切題,也融不進去亮點。
1號考生把活動組織細節說得太瑣碎,居然都說了買IPAD等電子產品當獎品,考官怎么會關注這些問題?
2號考生說了一個非常新穎的形式,我以前沒聽過,后來也沒記住。但是展開論述得不好。有些過分的追求形式新穎,沒有做到內涵豐富。
我的作答思路:采用了“系列活動法”,也就是通過組織3-4個活動來完成一個系列活動的方式來回答題目。
我將以“新時代、新青年、新奮斗”為主題策劃系列活動。
1.組織一次“奮進新時代、筑夢稅務人”主題演講比賽。
2.組織一次“奉獻新時代、最美稅務人”先進典型宣講活動。
3.組織一次“稅務幫扶行動”。幫扶企業。
4.情境模擬題怎么答?
第3題:你是一個重要項目的負責人,你的業務骨干小張備考注冊會計師導致工作延誤,你對他進行過提醒,但他并沒有改正,領導在大會上面批評了他。現在小張考試沒通過,又被領導批評了,小張心情低落不想繼續上班,想辭職,你作為負責人該如何勸導?(請考生起立作答)
我自己喜歡也擅長答情景模擬題。我勸人的時候幾位考官全都面帶笑意地看著我。
情景模擬題,一方面是要有代入感。要入戲學會當“戲精”,要有“代入感”無他,唯手熟爾,說得多自然就有那么種感覺了。另一方面也要有邏輯。情景模擬就是聊天,聊天不像平常的答題可以用1、2、3分層,但情景模擬同樣需要有條理。
1.可以按照情景模擬“情、理、利、方、失”的框架進行分層。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誘之以利、破之以方、脅之以失
2.可以按照擺平所有人、擺平所有事來分層。
這個題目是有天然的層次的,因為這個題目有三個矛盾。
①.如何看待被領導批評。
②.如何平衡好工作和學習。
③.如何看待辭職。
這三個矛盾都屬于人際關系題中常見的問題(面試來源于工作和生活)
幾個小技巧
1.稱呼拉近距離。作為老大哥(老大姐),作為過來人,給你一些建議供你參考。
2.表揚別人拉近距離。讓別人更能接受你。溝通必備,批評和表揚。
3.找共同之處拉近距離。說一說自己的經歷,比如“我也經常被領導批評”,以此來拉近和小張的距離。其實,我們在真實環境中和別人溝通時尋找相似的經歷,是拉近距離(俗稱套近乎)的好方法。(江蘇真題請假)
5.如何點評其他考生。
我個人感覺既要有思路、也要有套路。思路就是你要言之有物,要說到點子上。套路就是,夸人的時候要流于表面的夸(你就想想別人是怎么夸男足的),批評要往根子上說。
對兩位考友,先表揚,然后指出實質性的問題。(機關說話的必備技巧)
第1題是綜合分析題。為什么要考這道題,2021年是建黨一百周年,我們取得了舉世舉目的成就,就是要通過我們自己的所見、所感、所悟去體會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作為外行人很難提出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對策。(1號回應時說我參與過南方某省的垃圾分類工作。點頭、贊同)
第2題是組織管理類題目,指出兩位同學都沒有扣住2個關鍵詞(青春、奮斗),我說完這句話所有的考官都去翻了題本。而且指出他們單純的按照事中事前事后的方式組織活動,沒有突出重點。指出了1號考友答題細節瑣碎。
第3題情景模擬題,我點評時并沒有說其他2位考生答的哪里不好,而是先表揚他們勸人很有代入感,尤其是2號女考生發揮了女同志特有的親和力優勢(我發現我說完這句話在場的女考官笑成了一朵花)。
隨后我說出了我對情景模擬題目的見解:“勸人的目的在于取得別人的認同,要取得認同就必須要解決他面臨的矛盾,我認為在這個題目中存在3個矛盾,分別是.....,只要解決了這3個矛盾,自然就能夠勸好別人。”
我點評完畢之后,2號考生說認為我第2題的點評的很有道理,她接受。1號考生說第3題確實沒有考慮全面。而且考完之后1號考生還對我說你答得不錯,對我豎了豎大拇指。
大家對點評的接受程度超過了我的預期。后來想一方面可能確實分析的有點道理,再一個是上來先肯定了2位考生,然后是對題沒有對人。
走出考場之后,聽到一位考生在罵同考場的某位考生不懂配合,這種情況在結構化點評中確實是雙輸的結果。
因為考官在面試開始之前已經說過,你們三個是一個團隊,既有競爭又有合作。我們所有考生其實都是在表演給考官看,不光表現你的思維深度、表達能力,更表現你的團隊合作能力,我們不妨想一想,誰會選一個咄咄逼人,不懂合作的人當下屬和同事?
6.公考最大的成本是什么?
公考最大的成本是時間成本。
因為沒有報很高期望,所以立即訂票回家。當天晚上10點多接到了短信通知去體檢,一晚上沒怎么睡覺,去父母那商量了一下,第二天發短信放棄了。
父母很不開心,但是我自己確實年齡大了,家里也是一般家庭,今年才添了二寶,要是年輕幾歲真就去拼一拼了。其實我自己也失落了好長一段時間。
所以說,公考最大的成本是時間成本,年齡小一歲就多一分優勢,適合你的好崗位并不會是年年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