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情回顧
羅某和陳某兩家是鄰居,羅某的門口正對著陳某的門口。后來,陳某為了防盜,在自家門上安裝了一個監控攝像頭。然而,自從陳某安裝了這個攝像頭之后,羅某每次出門和回家都感覺自己被別人監視了。
于是,羅某就去找陳某商量,讓陳某將攝像頭拆除。多次協商無果,羅某就一紙訴狀將陳某告上了法庭。
庭審過程中,陳某抗辯稱,自己在自家門上安裝攝像頭,是為了保護自己及家人的人身財產安全,不是為了監視羅某及其家人,沒有侵害到羅某及其家人的合法權益,請求駁回羅某的訴訟請求。
經過審理,法院以陳某侵犯了羅某的個人信息權和隱私權為由,判決陳某拆除安裝在門上的監控攝像頭,并刪除攝像頭中存儲的涉及羅某及其家人的信息。那么,在本案中,陳某為什么會敗訴呢?
二、法律分析
要回答陳某為什么會敗訴這個問題,首先需要說一下什么是個人信息權和隱私權。
民法典規定,個人信息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的各種信息,包括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生物識別信息、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健康信息、行蹤信息等。
所以,陳某安裝的攝像頭拍攝到了羅某及其家人的人臉信息和行蹤信息等,屬于對羅某及其家人個人信息的收集和存儲。根據民法典的規定,收集、存儲公民的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
從羅某和陳某所居住小區的安保情況來看,小區里和單元門口都設置有監控攝像頭,電梯也是需要刷卡才能到指定樓層,所以,陳某及其家人的人身財產安全已經有保障,并無必要再在自家門口安裝一個攝像頭,缺乏必要性。
同時,民法典還規定,公民的隱私權受到法律保護。他人不得拍攝、窺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在本案中,陳某安裝的攝像頭正對著羅某的門口,在羅某及其家人打開房門時,陳某安裝的攝像頭能夠拍攝到羅某房間里的情況。
所以,陳某在自家門上安裝攝像頭的行為,已經侵害到了羅某的隱私權。
既然陳某已經構成對羅某及其家人個人信息權和隱私權的侵權,法院最終判決其敗訴,讓其拆除攝像頭并刪除攝像頭中存儲的有關羅某及其家人個人信息及隱私的內容,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三、結語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人可能對于他人的個人信息和隱私并沒有過多關注。但實際上,我們在很多場合,可能已經侵害到了他人的合法權益。比方說,現在很多人都喜歡自拍,但是在背景中可能會出現其他人,這種將他人也拍攝進來的行為,實際上就是在收集和存儲他人的個人信息。
如果我們將這種照片或者視頻上傳到網上,或者用于其他的目的,就有可能侵害到他人的個人信息權或者隱私權。所以,我們在自拍時,不得不注意這個問題。在沒有發生問題時,可能我們沒有什么感覺。但是一但問題出現,往往悔之晚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