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海軍
豬肉價維持在高位,已有一年。雖然期間有個跌降,也只是短暫的時間,其余時間豬肉價一直維持在每斤30元往上。按理說:“這么高價位,養豬的農戶應該增多才對,可讓小編感到疑惑的是,養豬的農戶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很多。有大量的農戶放棄了養豬,轉行做了其他。即便現在還在養豬的農戶,存欄量相較往年也是差了許多,還有一些雖然仍在養豬,但也明確表示,等圈里的豬全部出欄,也將放棄養豬這一行業,準備投向別的行業!
如果說是因為豬價低沒有利潤而轉向別的行業,這我還能理解。可現在豬價仍然維持在高價,現在養豬肯定是賺錢,不但賺錢而是賺大錢。這是2020年8月9日全國范圍內生豬(外三元)的平均售價為37.56/公斤,與昨日相比僅下降了0.03/公斤。其實這個數字只是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價格均價顯示表,具體反應到全國各地的豬肉市場,顯然這個價并不是一個真實的市場價。就以小編我所處的城市,不管蔬菜市場還是超市。豬肉價終端零售價都在30元/斤以上。既然現在養豬還能有高的利潤,那為什么養豬戶都不愿再養?
為什么在豬價依然高漲,產能供應不足的情況下,只要養豬就能賺錢的情況下,許多養豬戶(包括農民)卻紛紛轉行棄養呢?
因為有一大原因限制了一部分養豬戶繼續養豬!
這才是規模化養豬,以后全是這樣!
①、不符合環保要求,規模化是趨勢
近幾年我們對環保要求越來越嚴苛,眾所周知,我們的養殖在以前都是以散戶、小戶為主,在環保上面基本沒有任何要求限制,這就帶來了一個嚴重的后果。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對于肉類的消費逐年增加,而以散、小為主的養殖業戶數也在快速擴大,這樣一來數量上去了,產量也上去了。可環境衛生卻惡化了,以散、小為主的養殖戶根本沒有能力處理養殖當中出現的污染。
這種養豬肯定要淘汰。
而今為了環境保護,事必會取消一些小的散養戶,因為規模化養殖才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而如此一來,一些經濟能力受限的農民小的養殖戶根本無法參與其中,當然這里即有資金的因素,也有人的思想問題,所以這也是造成豬肉價上漲,而養豬人卻下降的原因之一!
當然除了這個原因之外,也有個別地方為了省事,干脆取滯了好些個養豬戶,為了環保直接禁止農民養豬,就為了圖個省事,不顧事實一刀切,好在,這種地方并不多,只是個別!
只有這樣才能保留
其實,一直以來國家都是鼓勵農民積極從事養殖業的,只不過,隨著經濟的發展及對環保提出的條件越來越高,能夠符合條件的養殖戶會變得越來越少。未來規模化養殖才是真正的趨勢,從現有的政策就能看出,國家為了扶持規模化養殖,不僅從政策上給予扶持,還在資金方面都給予了很大幫助。
最后小編想說的是,即便未來我們都是規模化養殖,肉價也很難再回到幾年前的價格,以我10塊錢的肉價,以后只能在夢里再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