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愚人節你有被“整”出新高度么?前幾日,知名科技博主爆出社交品牌探探線上發布會現場照片,隨后探探官微拋出“三只狐貍”的主題海報,此發“煙霧彈”讓諸多吃瓜群眾心生期待。4月1日當天,探探官方揭曉謎底——原來是愚人節上線的探探“父母版”!在愚人節“整蠱”之余,探探這番操作,背后是源于對兩代人愛情觀碰撞的洞察,頗具深意。
據了解,這款探探“父母版”上線了5大核心功能,對子女而言可謂“招招致命”,但每個功能背后都是深諳父母催婚的核心痛點。比如“父母嚴選”功能,可以讓父母在子女不知道的情況下,對出現在子女探探上的異性先進行海選,保證只有經過父母“右滑”的對象,才會出現在子女的賬號中。這其實體現了當代普遍的家庭現象,為了維護和諧的家庭氛圍,在面對子女婚戀問題時,父母表現出來的態度當然是“孩子喜歡就好”。但,父母們心里真的是這么想的嗎?答案,顯而易見。
再如“家長直聘”功能,讓雙方家長全程包辦,越過不必要的拖沓環節,聊好之后一鍵下聘禮,鎖定這門親事。這項功能背后,是現在不少父母認為“現在年輕人壓力大,要么沒有時間談戀愛,要么只談戀愛不談未來,婚事遲遲無眉目”。為孩子減負,也讓婚事盡早提上日程,很多家長開啟了連環相親安,。
而“你的賬號聽我的”、“別人家的孩子”、“父母Plus”等讓人捧腹的功能,無一不是對代際溝通現實問題的映射。
一場愚人節的專屬發布會,幽默戲謔之余,讓大眾再次關注并認真思考代際溝通問題。隨著科技及信息化飛速發展,“兩代人”的觀念差異日益顯現,體現在婚戀觀中更尤為明顯。早在春節期間探探就上線了聚焦“代際差異”的短片《左右為難》,片中邀請了父母和女兒共同“滑探探”,就“催婚與被催婚”話題展開溝通。
反觀此次探探的愚人節營銷,以娛樂的方式展現父母全權為子女定制的“戀愛功能”是否為子女真正所需。兩次不同的走心營銷,同時傳遞出“彼此理解”的核心主題,正如《左右為難》片中所揭示“給父母一些理解,給年輕人一些時間”。
作為備受年輕人喜愛的社交平臺,“探探父母版”用惡搞驚悚又滑稽幽默的方式,將平日里孩子和父母就催婚這件事的互相不理解、互相被嘮叨、又互相在體諒的情景用創意的形式表達出來,更將兩代人拉進。
愚人節會心一笑,在玩笑之余,是探探的用心。正如探探想要表達的:愛可以彌合差異、跨越藩籬;愿你勇敢,愿你喜歡的人也喜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