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工作人員把進京車輛貨物裝卸到市內接貨車輛上,實現了進京司乘人員和京內人員"零接觸"。
平谷馬坊蔬菜中轉調運站內保持區域隔離周轉。
站內工作人員在入口處為進京車輛司乘人員登記、驗碼、測體溫。
“就疫情暴發那一兩天好像超市的菜有點供應不上,去晚了貨架就空了。不過我感覺很快就好了,沒過幾天超市就正常了,蔬果菜品都夠。我們沒有恐慌,一方面是經歷了今年整體的疫情,比較相信政府,另一方面,這次確實很快就穩定住了市場秩序,還沒來得及恐慌呢。”家住北京市朝陽區六里屯街道的胡阿姨在談到此次北京新發地疫情給她的生活帶來的影響時對記者說。
其實,“歲月靜好”的背后一定有無數只強有力的手在托舉。北京新發地疫情暴發之后,國家發展改革委迅速行動,會同北京市、河北省指導在高碑店新發地農副產品物流園、北京市平谷區馬坊物流基地、廊坊市萬莊服務區建立外地進京蔬果類生活物資運輸中轉調運站,全天候24小時為各地進京的蔬菜水果提供中轉調運服務,全力以赴保障北京市場蔬菜水果充足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
6月18日起,國家發展改革委赴現場指導,就中轉站的設立及具體改造工作與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平谷區等進行協調部署。
6月20日,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協調該市疾控中心專家前往平谷馬坊中轉站,重點針對衛生消殺、防疫措施、區域劃分設置等進行實地調研指導,現場解決司乘人員封閉管理等問題,現場研究設立核酸檢測點,按“應檢盡檢”原則為貨車司機進行核酸檢測。
僅6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就積極協調對接,從內蒙古、遼寧向北京平谷馬坊中轉調運站調配8車次共計112噸蔬菜,主要銷往首農集團、商超和電商平臺。
一系列準備工作就緒后,6月23日,位于平谷區馬坊物流基地內的平谷馬坊蔬菜中轉調運站完成全流程測試,正式投用。
平谷區馬坊鎮黨委書記馬冬梅介紹,該中轉站位于馬坊物流基地內,而馬坊物流基地是北京東北部的“進出口物流主樞紐”和京津冀地區重要的物流集散地,與多條高速公路相連,交通便利,承擔保障北京市生產生活約30%的物資運輸需求。中轉站包括2萬余平方米裝卸場地和5000平方米倉儲設施,設立車輛出入口、消殺區、周轉區、臨時存儲區、封閉管理區及防疫物資區等。具有50臺大貨車停泊能力,每天中轉蔬果可達1000噸。
“由于是剛剛開始投入使用,中轉量還不是很大。截至2020年6月29日12點,進京貨車41輛,貨品總重量387.88噸,分別來自遼寧、山東、內蒙古和河北。貨品發往海淀區、朝陽區、通州區等各大商超和社區。貨品種類分別為尖椒、番茄、土豆、茄子、豆角、黃瓜、洋蔥、胡蘿卜、大白菜、生菜、蓮藕、芹菜、韭菜和生菜等。”馬冬梅告訴記者。
據了解,目前高德地圖、百度地圖已將“平谷馬坊蔬菜水果中轉站”標注在導航地圖上,并設置了唯一導引路線,確保進京物資車輛可通過導航順利抵達。另外,“北京平谷馬坊進京蔬果中轉站”微信公眾號已上線,實現對供需信息的有效公開,服務供需雙方對接。
馬冬梅介紹,在這里,所有進京蔬果都是零接觸交付,“主要通過兩種方式實現:第一種是‘貨物交接人員零接觸’。進京車輛經過消殺區后,進入非入庫周轉區和常溫產品入庫周轉區,在這里,進京的司乘人員除了去衛生間之外,可以不下車,由站內工作人員負責裝卸到市內接貨車輛上,實現了進京司乘人員和京內人員‘零接觸’。第二種是‘區域隔離人員零接觸’。我們在中轉站增設了四個‘U型區’,保障京內和進京車輛的司乘人員絕對隔離。U型區分別設置了獨立衛生間、洗手池和休息設施,杜絕交叉感染。我們同時設置了核酸檢測點,免費為進京司乘人員進行核酸檢測。核酸檢測的結果可以通過微信、短信等方式遠程發送。”馬冬梅說。(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張曉鳳、記者成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