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等機構的調查,受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影響,85%的企業現金無法維持3個月以上,而怎樣幫助占我國企業總數90%以上的中小微企業在此次疫情下“活下來”,成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議題。
為支持中小企業渡過難關,3月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多次強調利用供應鏈金融緩解企業融資難題,包括最近在3月31日,鼓勵發展訂單、倉單、應收賬款融資等供應鏈金融產品,促進中小微企業全年應收賬款融資8000億元。國家電網公司快速響應、率先垂范、擔當作為,推出線上產業鏈金融平臺(電e金服),國網浙江電力緊隨其后開展供應鏈金融研究。

今天想向大家重點介紹的是,供應鏈金融的plus版本——加入了區塊鏈技術的供應鏈金融。
為了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近期,國網浙江電力正在開展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供應鏈金融服務。
國網浙江電力作為核心企業(可以簡單理解為,在這條供應鏈中以該企業為中心開展這項業務),為供應鏈上的中小微企業提供一種基于區塊鏈的融資服務。
有些同學說,看見“金融”就頭疼,這事兒怎么理解?

沒關系,小e也不是學財務出身,但是這件事理解起來照樣不難。
首先,從一個大背景中去了解。
隨著疫情防控走向常態化,有序推進復工復產是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緊迫任務,也是對沖疫情影響的重要著力點。在產業鏈復蘇過程中,核心企業不僅自身面臨資金壓力,還面臨中小企業供應商復工復產難、資金鏈斷裂等問題,造成供應鏈產能脫節。
拿國網浙江電力來說,整條供應鏈中,共有注冊地在浙江的一級供應商約400家。而在他們身后還有著更多的二級、三級……供應商。這些二級、三級的中小微企業的生存狀態關系到整條供應鏈產能。
為什么和產業鏈中的核心企業相比,普通中小微企業抗風險的能力更弱,遇到一次“黑天鵝事件”,便可能元氣大傷甚至破產“死亡”呢?
因為企業現金流。
一個企業沒有了現金流,就相當于血管里面沒了血。自然是難以為繼。小微企業手頭的錢本就不多,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就更難熬了。
這時候,聰明如你,可能會說:沒錢我不怕,我用*唄走天下!

是的,借貸的道理小微企業會不懂嗎?
關鍵就在于,小微企業它小,信用值也低,借款難度大!
對于眾多小微企業而言,它們面臨著資金回籠慢、流動資金少等困難。沒有資金周轉,只能看看有沒有可以拿去做抵押的貨品,以此從銀行抵押借貸。
但因為傳統銀行主要依靠財務數據、抵押資產等作為貸款決策,小微企業可抵押物少、與銀行合作記錄少、沒什么信用資本,申請貸款難度大且手續繁瑣。
貸款難度大、貸款利率高、無法貸款等問題使很多小微企業跌倒了就很難爬起來。
這個時候,中小微企業的“救星”就出現了。它就是金融科技賦能下的區塊鏈+供應鏈金融。

這也是國網浙江電力目前正在做的事。
國網浙江電力在落地實踐國家電網公司線上產業鏈金融平臺(電e金服)的同時,創新產品,協同國網英大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推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傾力打造“網融鏈”,憑借國網浙江電力的優質信用,與金融機構合作,幫助多級供應商,特別是處于供應鏈末端的中小微企業在線快速獲得原先難以得到的銀行優質金融服務和低息貸款,幫助它們復工復產達產清障。
從概念上說:
就是核心企業和金融機構建立合作關系,服務于供應鏈上所有大大小小的企業們,并在鏈上發布數字通證,各級供應商根據不同需求來轉讓、拆分這些通證。
因為區塊鏈不可篡改、公開透明、可溯源這些特點,每一筆交易都能確保真實可信,大大降低了風控成本。
說白了,就是金融機構把和某個核心企業合作的一整條供應鏈上大大小小的企業看作是一個整體。
你這個供應商不是有幾個月的賬款在這個核心企業那兒沒收回來,才沒錢周轉嗎?來來來,我可以把錢借貸給你。到時候,我就拿著這個憑證,找核心企業收款就行了。不過利息還是要付一下的。等于是讓這個核心企業給這些供應商做信用背書。
其實,供應鏈金融并不是新興業務。
但傳統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對象很窄,基本局限于一級供應商,而真正需要融資的二級、三級往上的供應商仍很難實現。其中的癥結就在信用難以穿透。
銀行做區塊鏈金融業務時所獲得的數據是產業鏈中的核心企業和一級供應商所提供的,而核心企業信用難以傳遞到上游末端企業。銀行面對單一企業,解決信息對稱、掌握企業信用成本很高。
同時,由于與產業鏈割裂,導致企業融資往往單打獨斗,難以形成更好的征信措施,銀行難以把控風險,所以基本就會選擇拒貸。
現在,結合了區塊鏈技術的供應鏈金融(網融鏈),最大特點就是,能有效解決傳統供應鏈金融受限于建立信任機制成本過高、只能達到一級供應商,難以多級穿透惠及中小微企業的難題。

舉個例子:

這里重點說下第二種選擇
假如甲公司將這個憑證1拆分出80萬,形成80萬的應收憑證2用于支付它的上級供應商乙公司的貨款。
乙公司再將應收憑證2拆出60萬,在它的上級供應商丙公司確認接收后,形成60萬的應收憑證3用于支付丙公司的貨款。
小微企業丙公司此時有兩種選擇:
選擇持有應收憑證3到期收款,或者按照基準利率4.35下浮5%的年化利率及0.3%服務費,也就是按4.43%向金融機構保理融資,假設獲得59.6萬元。
等到2個月的賬期一到,國網浙江電力100萬應付賬款需要支付時,清分銀行實時按應收憑證進行清分:甲公司收到20萬元,乙公司收到20萬元,丙公司如持有到期則收到60萬元。如辦理了融資,則金融機構到期收到60萬元。

這樣一輪下來,原本2個月的賬期,通過系統流轉,最快可在1小時之內完成所有的核心業務流程。
這么一輪操作下來,
對于小微企業來說有什么好處呢?
- 盤活應收賬款。將企業賬面的應收賬款轉變為支付結算、融資工具,可以隨時對外支付或融資。點石成金。
- 提升周轉效率。使用應收款(數據憑證)對外進行支付結算,可以加快資產流轉,提升流動資產周轉效率。
- 降低負債率。企業通過減少賬面應收賬款的方式對外進行支付結算,同時減少應付賬款,降低負債率。
目前,已有31家中小微企業通過該服務獲得融資1.61億元。
未來,國網浙江電力將協同國網英大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不斷優化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供應鏈金融(網融鏈)產品,持續深化“電e金服”在浙江的落地應用,服務小微企業,為提振區域經濟貢獻力量。
你是這家企業的供應商嗎?
你想拿到低息貸款嗎?
請關注浙電e家明天的推送
我們將送上福利!